文献解读瑞咯啶vs生理盐水用于重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

瑞咯啶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II)

vs

生理盐水

用于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

酸碱和电解质评估

导读这项研究纳入了66例行急诊开颅手术或颅骨切除术且预估术后机械通气的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并将其随机分至生理盐水组(n=33)和瑞咯啶组(n=33),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电解质和酸碱变化。结果发现:液体治疗24小时后,生理盐水组较瑞咯啶组的碱剩余明显更低(P=0.),碳酸氢盐水平更低(P=0.),且出现了更多的高氯血症(P<0.)和低钾血症(P<0.)。瑞咯啶组患者的钙离子(P=0.)和镁离子(P<0.)浓度较生理盐水组更高。因此,对于术后TBI患者,使用瑞咯啶进行液体治疗,在维持较高的电解质参数和减少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方面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研究背景

生理盐水(NS)是神经外科和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用的液体,但它不含其它电解质,并且长时间输注可能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随着平衡液体(BF)的可及性,这些问题可能会减少,BF是含有完整电解质的更生理的等渗溶液。

一项针对ICU患者的研究显示,碱剩余(BE)可以预测转归,并识别死亡高危患者。

有证据表明,BF理念对酸碱和电解质具有重要作用。当采用血浆适应性容量替代策略[平衡晶体加平衡羟乙基淀粉(HES)]并给予高剂量时,该理念在电解质浓度和BE方面优于非平衡策略。

HassanMH等进行的这项研究,旨在比较NS和BF(Sterofundin?ISO)治疗神外ICU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术后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变化。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需行急诊开颅手术或颅骨切除术;

√计划术后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

√重度TBI:初始复苏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满分15分);

√年龄≥16岁;

√ASAⅠ~Ⅱ级;

√无严重胸、腹、颈椎损伤。

排除标准:

√酸碱和电解质紊乱(pH<7.30);

√凝血障碍(INR>1.8,APTT>60;

√肝损伤(ALT/AST>,总胆红素>50);

√肾损伤(肌酐清除率<50);

√患者既往对试验所用液体过敏史。

TBI:创伤性脑损伤;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INR: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流程表

术中:

监测:IABP、HR、EtCO2、SpO2、CVP和尿量;维持: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5mcg/mL),罗库溴铵0.2mg/kg分次静推;VT7-10mL/kg,RR10-14次/分,PEEP5cmH2O,EtCO-35mmHg;术中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参数正常;记录术中所有输液数据

术后:

监测:IABP、HR、ECG、SpO2(10分钟间隔);镇静:丙泊酚静脉输注(1-4mg/kg),镇痛:芬太尼/吗啡IV,维持RASS评分<-2分;输液标准*(B组为瑞咯啶;S组为0.9%生理盐水):√SBP<90mmHg和/或较基线降低>20%√HR>次/分√IVC直径<1.8cm√尿量<0.5mL/kg/h输注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21%或Hb<9g/dL正性肌力支持:最大液体量>30ml/kg且CPP<60mmHg或SBP<90mmHg术后8h、16h和24h采集动脉血样本分析指标:√酸碱:pH、PaCO2、HCO3-、BE√电解质及其他:Na+、K+、血糖和血清乳酸(Lac)、Cl-、PO4-、Mg2+、尿素和肌酐术后和入住神外ICU24小时后测量血清和尿液渗透压每隔8小时监测IVC直径,即0、8、16和24h

IABP:有创动脉血压;HR:心率;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SpO2:血氧饱和度;CVP:中心静脉压;VT:潮气量;RR:呼吸频率;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BF:平衡液体;NS:生理盐水ECG:心电图;IV:静脉注射;SBP:收缩压;IVC:下腔静脉;CPP:脑灌注压;BE:碱剩余

主要研究结果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

数值变量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P0.05表示有差异

结果1:研究共纳入了66例患者,平衡溶液组有2例患者因严重凝血障碍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被排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损伤类型、手术类型和手术持续时间无差异,但到达时和术前GCS评分有显著差异。

生理盐水vs.平衡液组

电解质(mmol/L)和酸碱参数的平均差异(治疗效果)

BE:碱剩余;lactate:乳酸;P0.05表示有差异

结果2:两组平均BE(P=0.)和碳酸氢盐水平(P=0.)都存在显著差异。

生理盐水vs.平衡溶液

不同时间的电解质水平(mmol/L)

95%CI:95%置信区间;P0.05表示有差异

结果3:不同时间点,两组平均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显著差异,而平均血氯、血钾、血钙和血镁浓度均观察到显著差异,其中生理盐水组血钾和血镁浓度降低明显,甚至出现了低钾血症。

生理盐水vs.平衡溶液

不同时间的酸碱状态

BE:碱剩余;P0.05表示有差异

结果4:两组pH值和血清乳酸无显著差异,两组动脉pCO2(都在正常范围)、BE和碳酸氢盐均观察到显著差异。其中,生理盐水组BE值更低,平衡溶液组碳酸氢盐水平略高。

结果5:此外,虽然两组血清渗透压无显著差异(P=0.),但生理盐水组血清渗透压升高明显,从.84mmol/L升高至.43mmol/L,而平衡溶液组仅略微增加,从.48mmol/L增加至.58mmol/L。

讨论

重复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时,两组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因此,患者电解质和酸碱状态不受GCS影响,而手术持续时间会影响患者转归,这可能与出血、低体温、电解质紊乱等有关;

长时间输注生理盐水(NS)会导致高氯血症,并增加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风险,Scheingraber等发现高氯血症可能影响终末器官灌注,干扰细胞交换机制;

由于生理盐水(NS)不含钾离子和钙离子,长时间输注可导致钾和钙水平降低,而平衡溶液(BF)组则相对稳定;

生理盐水(NS)组碱剩余(BE)负值更大,这显然与NS中含有更高的氯有关;

平衡溶液(BF)组血浆碳酸氢盐水平更稳定,Hofmann-Kiefer等的研究显示,与乳酸溶液相比,醋酸缓冲溶液在pH值和血浆碳酸氢根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研究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TBI)术后患者,长期液体治疗期间:

平衡溶液(BF)治疗对维持较高的电解质参数和减少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趋势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NS)治疗。

尽管BF组氯水平也出现了轻微增加,但钙水平得到了改善,而且输注24小时后,BF组的碱剩余(BE)仍然正常。

文字

王雪

审核

王琳

排版

Yola

小恩

详细的文献解读幻灯和文献原文都可以在菜单“ACC锦囊—文献聚焦—文献解读—重症医学”中搜到和下载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fl/98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