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精选丨脑内出血典型病例

医途用户:医途外科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患者,M/67Y,双下肢无力20天,加重伴头痛、意识障碍3天,医院查头颅CT提示双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行血肿钻孔引流术。图1-3为术前,图4-6为引流术后。

医途点评

硬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占全部颅内血肿的50%-60%。血源多为脑对冲伤处的皮质动脉或静脉破裂,矢状窦旁桥静脉或静脉窦破裂所致。

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血肿形成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3天之内发生的硬膜下出血,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的高密度影,占位效应随血肿的大小而轻重不等,邻近脑实质可受压,周围脑沟裂变窄甚至消失。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4天至2周之内的硬膜下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指外伤2周后形成的血肿,二者可表现为低、等、高或混杂密度。少数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形成“盔甲脑”,即大脑由广泛的钙化所包绕。

硬膜下血肿MRI表现随不同时期变化,急性期T1WI若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之后T1WI、T2WI均可呈高信号。若血肿为等密度,则与脑组织密度不易区别,其主要表现为占位征象,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等,所以在诊断有困难时,应及时行CT增强扫描,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尤其是双侧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MRI更有诊断优势。

医途用户:杏林春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女性,64岁,突发剧烈头痛半小时。

医途点评

CT示患者鞍上池(大脑纵裂池、交叉池、侧裂池、脚间池、环池及桥池)内密度增高影,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考虑脑池内高密度影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之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自发性以颅内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动静脉畸形最为常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CT直接征象为脑池、脑沟内密度增高,出血量大时可呈铸型。大脑前动脉破裂出血多位于视交叉池、侧裂池前部,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破裂,血液多积聚于一侧的外侧裂池周围,椎基底动脉破裂,血液多积聚于脚间池和环池。一般在出血前两天,CT可明确显示出血灶,1周之后CT平扫难以发现病变。

另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伴有脑室内出血,其中约20%可继发梗阻性脑积水。由于患者起病急骤,就诊多行CT检查,很少选择MRI检查。但对于亚急性及慢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检查较CT更为敏感。可应用FLAIR序列将脑脊液信号抑制,这样可以更为清晰的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信号影。

医途用户:风动百合关键词:脑出血

病人,女,49岁。活动中神志不清半小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BP/mmHg,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缩小2mm,向左侧凝视,右侧肢体坠落试验阳性,巴氏征阳性。CT示左侧脑出血。

医途点评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因此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成人,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病首位。

简要的发病机制为长期的血压增高引起全身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血管壁变薄、脆性增加,同时伴发一些细小的动脉瘤形成或囊状的动脉壁扩张,这种变化使得动脉壁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下降,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这些变薄的动脉壁发生破裂,出现脑出血。发病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头昏、恶性呕吐,并伴发一侧肢体无力,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病情的轻重也有所不同。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其余还可位于大脑半球、脑干等部位。根据出血灶的不同时期可分为超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CT:急性期(≤7-72小时)病变呈高密度影,较大者可有占位效应;亚急性期(3天-2周)病变密度减低,范围减小,呈“融冰征”表现;慢性期(>2周)病变逐渐变为低密度的软化灶。MRI信号随血肿内成分的演变有关。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应用DWI新技术,可以诊断超急性期(≤6小时)的出血灶。对于病人病情的早期治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病人的预后。









































成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tz/23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