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翻译版丨颅内动脉瘤合并颅内血肿的治疗

编译:闫惊涛,山医院,主治医师,硕士。

审校:陈为为,安徽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

终审:医院,神经外科,张长远。

手术治疗动脉瘤性颅内血肿:预后因素和结果

原作者:P.Meneghelli,F.Cozzi,A.Hasanbelliu,F.Locatelli,andAlbertoPasqualin

T.Tsukaharaetal.(eds.),TrendsinCerebrovascularSurgery,ActaNeurochirurgicaSupplement,3

DOI10./-3---0_1,?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Switzerland

摘要从年到年,在我们中心共有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手术,占所有动脉瘤破裂的17%。其中,例患者表现为单纯的脑内血肿(其中69例患者伴有明显的脑室内出血),50例患者伴有脑内和硬膜下血肿(11例患者伴有明显的脑室内出血),12例患者表现为单纯的硬膜下血肿。所有病例手术操作采用同时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术后,16例(5%)患者进行了额外的骨瓣减压术,66例患者(21%)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出院以及6个月时使用mR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出院时10%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mRS,0-2分),6个月后增加到31%,6个月后的死亡率为40%。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进行分析,以下风险因素与明显的预后不良相关:年龄大于60岁,术前Hunt-Hess分级IV–V,瞳孔散大(仅单变量),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0mm,血肿量大于30ml,脑室出血(即脑室内有积血)。基于这些结果,对于大多数合并动脉瘤性血肿的病例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但应除外抢救后持续性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

简介

动脉瘤破裂通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合并颅内血肿(脑内/硬膜下)。根据各种研究(10,12,22,26),高达42%的患者中颅内血肿使得动脉瘤性破裂更加复杂,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临床效果。动脉瘤性血肿的外科治疗仍然存在争议(12),特别是目前有关差级别病人颅内血肿的研究很少,并且结果往往充满争议(25),然而在近些年,据报道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12,25)。我们组之前就认为早期手术对患者预后有巨大的积极的作用(22)。也有报道采用血管内模式治疗动脉瘤性血肿(6,8,18,23,28),即使存在担心在栓塞动脉瘤和外科清除血肿之间会耽搁一些时间。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24年的有关动脉瘤性血肿外科治疗的经验,以确定结果良好的概率以及研究最终影响结果的主要预后因素。

资料和方法

在年到年,我们科室总共收治了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患者,其中例(81%)进行了动脉瘤夹闭手术,例患者(19%)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例(17%)有颅内血肿(脑内或硬膜下)的患者进行了颅内血肿清除以及动脉瘤夹闭术。这些患者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其中男性例,女性例,平均年龄56岁(范围16-82岁),入院时临床分级使用Hunt-Hess分级以及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进行评估,其中1级14例,2级26例,3级58例,4级62例,5级例。75例一侧瞳孔散大(24%),36例患者双侧瞳孔散大(12%)。

所有患者入院时都进行头颅CT扫描;表现为脑积水或脑室内积血,中线移位(小于10毫米或大于等于10毫米),血肿类型(脑内,硬膜下或两者都有)以及血肿的部位和体积,每个患者的这些指标都记录下来。共77例(25%)患者入院时表现为脑积水,80例(26%)患者表现为脑室内血肿(积聚的脑室内出血)。中线移位小于10mm的有例患者(42%),10mm以上的中线移位患者例(40%),CT扫描发现无中线移位的患者55例(18%)。如表一所示,例患者表现为单纯的脑内血肿,69例患者脑内血肿伴有明显的脑室内出血(ICH+IVH);50例患者表现为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ICH+SDH)(图一),12例患者表现为单纯的硬膜下血肿。血肿的体积小于30ml的患者例,30-50ml的患者68例,大于50ml的患者68例。使用DSA或CTA检查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例标准大小(小于15mm),53例大动脉瘤(15-20mm),16例巨大动脉瘤(大于20mm)。表一显示了动脉瘤的位置以及出血类型之间的关系。出血和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分为三个组,小于6小时为例患者,6-12小时为患者,大于12小时为76例患者。

图一,73岁的女性,昏迷,双侧瞳孔无反应(GCS3分),使用甘露醇后右侧瞳孔依然无反应。a和b,术前CT扫描显示可见较大的硬膜下及额叶血肿,同时伴有明显的脑室移位。c和d图,CTA显示颈内动脉床突段巨大动脉瘤,e图术后早期CT扫描,清除血肿同时四把夹子夹闭动脉瘤后,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30分钟,注意存在脑室内积血。f图术后一个月CT扫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术后有改善,一年后可以行走,表现出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有左手瘫痪)。

表一动脉瘤位置及血肿类型

位置

仅仅脑内血肿

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

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

三者都有

仅仅硬膜下血肿

前交通动脉/远端大脑前

33(42%)

32(41%)

4(5%)

8(10%)

2(2%)

大脑中动脉

(74%)

24(14%)

20(11%)

2(1%)

颈内动脉

10(21%)

11(24%)

15(32%)

1(2%)

10(21%)

后循环

1(33%)

2(67%)

总计

69

39

11

12

关于手术方法,大脑中动脉瘤MCA、颈内动脉瘤ICA、前交通动脉瘤ACom采用扩大额-翼点开颅,对于远端的大脑前动脉瘤ACA动脉瘤采用经额半球间纵裂入路,对于PICA动脉瘤采用乳突后入路。小心打开硬膜后,清除部分血肿以放松大脑和减少脑组织的牵拉。清除部分血肿据认为可阻止颅内压的急剧下降,以降低动脉瘤未成熟再出血的风险。随后进行动脉瘤夹闭;自年开始使用术中血流仪(5)(图二)。例患者采用了临时阻断载瘤动脉,以安全地解剖和最终夹闭动脉瘤(图二)。这个过程结束后再完全地清除血肿,在一些病例中导致了侧脑室的开放,在其他一些病例中,堆积的脑室内血肿需要通过第三脑室造瘘进行清除。

图二,60岁男性,表现为昏迷和左侧半身不遂(GCS评分6分)。a和b图是术前CT扫描,c和d显示术后CTA和血管造影(注意箭头所指动脉瘤位于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e图,术后早期CT,血肿清除同时动脉瘤夹闭术后(术中临时夹闭M1段10分钟,术中使用脑血流监测仪);f图,随后的CT扫描,显示监测颅内压的脑室导管。g和h,术后血管造影,显示被完全夹闭的动脉瘤,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三个月后可以行走(轻度偏瘫)。

患者出院时以及六个月时使用mRS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为良好效果(0-2分)和不良结果(3-6分)。

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对下列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对预后的影响权重,年龄大于等于60岁、术前HH(Hunt-Hess)分级、瞳孔对光反应、动脉瘤的位置、中线移位程度、血肿体积、脑室内积血的存在、治疗的时间、以及临时阻断。

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曲线(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计算原始比值比(95%可信区间和相关P值)来评估预后相关因素对临床效果的影响。随后,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曲线来评估对临床效果影响明显的预后因素(根据前面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曲线评估后,瞳孔反应这个因素被排除在外,因为病例分布不均衡。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TATA软件,release13(StataCorpLP,CollegeStation,TX,USA)和Statxact软件,release8.0(CytelSoftwareCorp.,Cambridge,MA,USA)。

结果

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后,16例患者(5%)去骨瓣减压来治疗颅内压增高,66例(21%)患者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他术后并发症有1例脑膜炎、1例尿崩症、2例肺水肿和14例肺炎。

出院时和出院后六个月的临床结果见表二,可以看到术后六个月临床结果有明显提高(良好结果从出院时的10%上升到31%)。发病率(mRS评分3-5分)以及死亡率和动脉瘤破裂位置之间的关系在表三显示。最低死亡率的是前交通动脉瘤和远端的大脑前动脉瘤(23%)。

表二,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评估例患者的mRS评分。

mRS

0-1

2

3-4

5

6

出院时

9(3%)

20(7%)

91(30%)

88(29%)

96(31%)

术后6个月

47(15%)

48(16%)

71(23%)

16(6%)

(40%)

表三,依据动脉瘤的位置,六个月动脉瘤性血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位置

mRS3-5分

死亡(mRS6分)

前交通和大脑前末端(79例)

49(62%)

18(23%)

大脑中动脉(例)

(57%)

59(34%)

颈内动脉(47例)

28(59%)

15(32%)

后循环(3例)

2(66%)

1(34%)

以下临床或影像学危险因素显示了与预后的重要关系,见表四:术前分级(Hunt-Hess分级阳性)、瞳孔对光反应、中线移位、血肿的体积、脑室内积血。当描述治疗时间同预后关系时,良好的临床结果在出血后超过12小时的手术中反常性地增加(49%VS29%-23%相比早期手术患者)。这仅仅意味着迟些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临床效果好的患者占有更高的比例。这个结论经过了多因素分析的证实,治疗的早晚对预后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至于瞳孔反应,单变量分析无瞳孔散大和单侧瞳孔散大存在重大差异,由于统计数据不足这个预后因素经过多变量分析被排除。

讨论

动脉瘤性破裂导致的颅内血肿的发生率在文献报道中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文献报道(10、12、22、26)在2%-42%之间。在我们之前的连续性一系列研究中,在1年-年收治例患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为24%(22)。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一比率略有下降(17%),可能是由于更好地治疗了高血压和/或其他的因素。这些病例过程可能是灾难性的;以我们的经验,达到可接受结果的唯一途径就是早期夹闭动脉瘤同时全部或者几乎全部清除颅内血肿;其他学者也是这种观点(1、12、25)。因此,应当考虑解剖/外科手术。首先,额顶盖部大量血肿,也包括涉及到岛叶或基底节的外部,可以限制彻底清除血肿。反过来看,当出血局限于额叶或颞叶,在更多患者中,手术清除是方便的,早期可以松弛大脑。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放松大脑,我们特别是近些年经常采用的,终板开窗,甚至没有脑室出血也这样。如果脑室内出血中存在大量血肿时,我们在很多病例中通过外科手术在同侧侧脑室清除血肿,再加上置管脑室外引流。

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病例中快速出现临床恶化的情况,特别是存在急性硬膜下血肿,由于早期就发生同侧瞳孔散大(3、9、14、20、26),这些血块必须立即清除。在我们的病例中,硬膜下血肿主要来自大脑中动脉瘤和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同时大多数还合并有脑实质内血肿,没有脑实质内血肿的患者仅仅占五分之一。后者常常是颈内动脉瘤破裂--即使存在同侧瞳孔散大,如果尽快的清除血肿(3、9、14、20、26),临床效果可以出奇的好。应该强调的是,根据目前和另一项研究表明,动脉瘤破裂后单纯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是非常罕见的事件,占破裂出血动脉瘤的0.6-0.9%(14)。

在考虑这些影响结果的危险因素之前,值得一提的是治疗有另外一种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破裂动脉瘤,再外科清除颅内血肿(6、8、18、23、28)。最大的一组报道(30例)来自Tawketal(28),然而,这种方法耽搁了清除血肿。几乎同时进行了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比组合治疗更早期就缓解了颅内压的上升,对于快速恶化或者存在一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可能是一个宝贵的优势。事实上,少部分作者最近报道了在他们病人中使用两种治疗措施(血管内栓塞或者手术,或仅仅手术)(8、23),这可能是出于幸运或其他因素。

清除血肿术后几天可能会发生一个麻烦的状况:亚急性脑肿胀的发生。原因可能是血肿清除不完全、手术相关的载瘤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或更弥漫的缺血性脑损伤)、由于血管痉挛降低脑灌注或存在影响颅内压的负面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的作者(4、7、11、21、24)提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最大的一组报道来自法兰克福,一共19例动脉瘤性破裂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术,主要是由于延迟性的脑梗塞(11)。不可否认的是,存在大量颅内血肿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这种情况下夹闭动脉瘤可能是有问题的,会存在载瘤血管狭窄的风险。基于这方面考虑,术中引入带有Charbel探针的脑血流仪可以帮助避免或减少缺血风险,这样在动脉瘤夹闭中或者夹闭后可以完全掌控远端灌注。去骨瓣减压的时机仍然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毫无疑问,当神经功能恶化已经发生,它的有效性会降低;理想状况下,一些作者建议(27),当颅内压开始升高和/或中线移位明显,甚至作为预防措施,这一操作应当早期进行。

当评估动脉瘤性血肿结局的可能危险因素时,在许多作者看来一些临床、影像学以及外科因素是非常明显的。在临床数据中,年龄与预后明显相关(10)。然而,年龄节点有不同报道,Nakagawa等报道的是70岁(17),Oh等报道的是65岁(19),Shimoda等报道的是60岁(25);以我们的经验来看,我们的观点是同意最后的值。值得注意的是,法兰克福的研究组认为年龄更小预后会更好(50岁比57岁预后更好)。我们已经在年报道Hunt-Hess分级是危险因素,最近,其他的作者也报道了这一点。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单变量及多变量因素分析Hunt-Hess分级经证实是预后的主要决定性因素。瞳孔对光反应在先前的两项研究中已经进行了调查。我们认为,瞳孔散大在仅仅在单变量分析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在影像学数据中,日本学者报道出血位置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25,29),在颞叶、侧裂和弥散性血肿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我们没有精确考虑这个因素(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位置),至少在我们的研究中不认为这个因素会影响预后。中线移位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以及Oh等研究中,中线移位超过5mm预后较差。在目前的研究中,中线移位超过10mm可以更好地预测不良预后。之前已报道血肿体积是影响预后的决定性因素(10、19、25),然而,具体多少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不同的学者报道,血肿体积变化在30-50ml之间。按照目前的分析,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见表格4),小于30ml血肿和更大血肿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我们研究组在年报道(22)以及最近其他的学者报道(15、16),脑室积血(堆积的脑室内出血)被认为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当前的研究中,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脑室积血都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表四,结果预测因子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注:Univariate:单变量,Adjusted:调整后;Timetotreatment:治疗时机;Pupillarymydriasis(vs.none):瞳孔散大;Temporaryocclusion(vs.none):临时阻断。

有关手术的数据,根据Shimoda等的研究,治疗时机在前面已经报道对预后起着一定的作用,出血6小时后手术预后较差。来自法兰克福的研究组研究显示,手术时机小于出血后3.5小时很关键,。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不能确定这个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属于出血后12小时才进行的手术的许多患者临床状况较好;尽管这样,我们还是非常确信动脉瘤导致的颅内血肿应尽快的手术。最后,临时的动脉阻断无论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中似乎对预后没有什么影响。

结论

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血肿会造成致命性的临床打击,术后死亡率高(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肿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2-34%),然而,即便术前临床症状严重,立即手术在大多数患者中会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的研究中达到31%),尤其是存在硬膜下血肿的时候。从我们的数据分析看,年龄、术前分级、中线移位、出血体积、脑室积血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References

1.AbbedKM,OgilvyCS()Intracerebralhematomafromaneurysmrupture.NeurosurgFocus15,E42.BohnstedtBN,NguyenHS,KulwinCG,ShojaMM,HelbigGM,LeipzigTJ,PaynerTD,Cohen-GadolAA()Out







































2018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yfbj/71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