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轻中度的下肢静脉曲张,经过合理地改变生活习惯以及采用相应的保守治疗手段,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不发展,这段时间可长达30年以上。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患者由于依从性差等原因,以及一些患者存在遗传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的障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稳期后,出现短时间内快速加重。这个加速期的时间通常在1年左右,此时患者的静脉曲张团块可能会迅速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长期行走后下肢的沉重、肿胀等症状,并反复出现曲张浅静脉的破溃出血和血栓形成。单纯性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造成下肢交通静脉或深静脉瓣膜功能受累,出现下肢肿胀的加重,足靴部的皮肤营养的改变,例如湿疹、淤积性皮炎,甚至出现难以愈合的溃疡。这种溃疡一般是湿性溃疡,其表面可以复合细菌感染和出血,进一步阻碍溃疡愈合。当然,这种难以愈合的溃疡很少造成截肢。
哪些情况下应该手术
早期轻度静脉曲张可以暂不手术治疗,除非患者有美容等要求;较严重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出现了相应的并发症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指征如下:
1.经过长期发展,曲张的程度比较严重,比如大腿内侧有静脉团块严重迂曲。
2.长年静脉曲张,导致了长时间走路后下肢有酸胀或沉重感,影响生活质量。
3.静脉曲张引起了下肢皮肤性状改变,比如迁延不愈的皮肤湿疹、淤积性皮炎等,经过皮肤科积极治疗而无效。
4.静脉曲张的团块经常出血,且不易止血、愈合。
5.反复发作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6.积极保守治疗,仍无效。
7.有明确家族史的重度大隐静脉曲张,可以考虑早行手术。
手术有哪些具体方法
1.外科静脉抽除手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在腹股沟做切口,切断结扎或抽出大隐静脉,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需住院2-3天。若静脉曲张太厉害时,可能需要数个小伤口,一段段抽除曲张静脉。治疗彻底,复发率低,但有疤痕较多的缺点。如结合腔镜交通支离断术可减少疤痕数目与长度。
2.血管内烧灼治疗:在膝盖或足踝内侧做小切口放入极细的导管,用射频或激光光束烧灼阻断曲张的静脉血流。单纯的血管内烧灼治疗可在局部麻醉情况下进行,不必住院,疤痕与疼痛较少,治疗后绑上弹力绷带就可走动回家。大多数患者不能单用此法治愈,还需辅以其他治疗方式如静脉高位结扎,才可有较完整的治疗。个别患者静脉主干非常的粗大,激光治疗后可能血管闭塞不完全或形成血栓需要二次手术。
3.微创静脉曲张旋切内视镜系统:使用内视镜及抽吸旋切方式将蚯蚓般的静脉绞碎吸出,伤口比传统手术小,较美观,但皮肤下的创面较大,实际上是“小切口手术”,而不是“微创手术”,术后容易出现血肿、淋巴水肿、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目前已趋淘汰
4.血管外激光或脉冲:和去除斑点的激光美容原理一样,优点是只需局部麻醉,病人治疗时间短,疼痛低,伤口相当小,不会留下难看疤痕,可立刻行走。但只针对微细的蜘蛛状静脉曲张,对绝大多数患者并不适用,且需数次疗程才有效。
5.硬化剂治疗:将高张性溶液(如高浓度盐水或硬化剂)注射到曲张的静脉,破坏血管内膜,使其封闭后消失。但仅能治疗小的曲张血管,且治疗中可能会有剧痛、色素沉淀,甚至发炎、红肿、溃烂等后遗症,且有容易复发及复发后难以处理的问题,所以仅适用于极少数患者
轻度下肢静脉曲张的非手术疗法
1.改变生活习惯,减少长期站立和长期的坐姿,尤其是静止性站立的时间,平卧和坐下时可以将下肢适当抬高,帮助增加下肢静脉的回流。
2.对于生活或工作中需要长期站立的患者,可以多进行行走性的锻炼,以增加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也可以帮助下肢静脉回流。
3.站立时使用压力治疗袜(医用弹力袜),一般只需要小腿范围的即可,压力在20~30mmHg。其原理是利用外在的压力来减少运动时产生的肿胀。理论上说,弹力袜的压力,在足踝部最大,往上逐渐减少其压力。弹力袜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时穿著,一直到夜间上床后再脱掉。
4.保护有静脉曲张的下肢,避免其受伤。
5.减肥,并避免穿过紧的衣裤。
6.适当使用一些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
作者:医院基本外科黄东航
来源:好大夫在线
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END—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