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谋望教授儿童运动创伤及骨折康复原则

运动创伤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随着全民健身以及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运动创伤越来越多见。常见的运动损伤骨折,关节脱位等约占3%,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的损伤及其他慢性组织的微小创伤占97%。运动创伤基本病理过程为组织损伤及出血,炎症反应及肿胀,肉芽组织机化,瘢痕形成,瘢痕塑形及功能化。运动创伤分期治疗原则急性期RICE常规(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治疗。即局部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稳定期稳定期的治疗重点是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可使用物理治疗、按摩、中药外敷等方法促进创伤恢复,并使用支具保护,局部制动至创伤愈合。恢复期逐渐进行损伤肢体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同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上肢瘢痕挛缩。踝关节扭伤的康复踝关节扭伤的常见病因有下楼梯时踏空楼梯,运动中跳起落地不稳或脚被踩被绊等和引起足内翻、内旋或过度外翻、外旋,导致踝关节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以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多见,尤其以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为损伤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及明显压痛,约12小时内出现皮下淤血。康复治疗踝关节扭伤初期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视。初期的处理重点是止痛、止血,防止肿胀。扭伤后立即在局部外垫棉花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然后冰敷30分钟,抬高患肢休息。如果现场没有上述物品,应以拇指压迫痛点以达到止血,防止肿胀的目的。常见的错误是不包扎,以冷水冲洗,希望达到冷敷止血的目的;或者仅敷以中药药膏导致出血、肿胀加重,给后续治疗带来麻烦。在受伤的24~48小时内开始物理治疗,早期用蜡疗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用超短波疗法时,微热量每次10~15分钟,每日一次。损伤较轻者可用支持带固定,弹力绷带包扎后逐步活动;损伤较重者用较大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肿胀消失后用支持带固定,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鼓励下地活动;损伤严重者,如果有韧带断裂或骨折,应用石膏固定3-4周,肿胀、疼痛消失后应鼓励带石膏下地活动。拆石膏后,应积极进行以关节活动度训练为主的关节功能训练。踝关节扭伤恢复期物理治疗常使用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并需要患者开展关节活动度;小腿肌力尤其是小腿三头肌、腓骨肌的肌力训练;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以利于关节功能早期恢复。骨折骨折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骨折的愈合,更重要的是肢体功能的恢复。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防止或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减低残障率和残障程度,是骨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熟悉骨折的愈合过程是开展骨折康复治疗的基础,骨折的愈合可分为4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骨痂改建塑型期。康复治疗原则1、康复治疗应贯穿于骨折治疗的整个过程之中2、康复治疗一定要在骨折复位及固定牢靠后进行3、具体的康复治疗措施要依据骨折愈合的过程来制定,并要适时调整4、康复治疗要因人而异,个性化原则5、熟悉手术过程及内固定物的性质应用康复治疗炎症期炎症期的治疗重点以止痛、止血,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肿胀为主。同时注重未受累关节及健肢的完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待患者骨折复位和固定即开始运动治疗。骨折邻近关节肌肉等长收缩,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非固定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幅度要尽量达到正常,每日1-2次。健肢的正常运动,尽可能多做。应用物理治疗时的电疗及热疗应于受伤后48小时,出血停止后开始。如骨折部位没有石膏外固定及手术切口可以应用蜡疗,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软骨痂期软骨痂期的治疗重点是促进血液循环及骨痂形成,同时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运动疗法在继续炎症期运动治疗并在患肢无痛骨折固定牢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频度及强度,开始等张肌力训练。在骨折固定牢靠的情况下,开始受累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上肢骨折应尽早下地完全负重活动,下肢骨折在骨折固定牢靠的情况下,带支具、扶拐开始部分负重下床活动,早期减重负重训练并开始ADL功能训练。物理治疗同样继续炎症期的治疗,并增加直流电钙、磷离子导入,于骨折部电极对置,电流量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同时应用磁疗,骨折局部0.02-0.03T低强度,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硬骨痂期硬骨痂期的治疗重点是促进骨痂生长及硬化,加强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运动疗法同样继续前期的治疗,增加频度及强度。进行开链及闭链训练,加强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并使用功能自行车进行ROM及力量训练。上肢骨折下地活动,下肢骨折扶拐或使用行走支架进行渐进性下地负重训练,从体重的10-20%开始。本体感觉、平衡及协调性训练是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渐进性进行本体感觉、平衡训练。平衡板站立训练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单腿站立训练,同样每天两次每次15-20分钟,从用肋木到不用肋木。物理治疗根据情况选用上期治疗,并使用超声波疗法0.8-1.2w/cm2,每次3-5分钟,每日1次。音频电疗法,中等强度,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骨痂改建塑型期此期患者骨折部位的强度较高,康复治疗要增加强度,促使患肢功能尽早、尽快恢复正常,减少肢体的残疾。运动疗法继续增加上期治疗的频度及强度,加强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闭链训练至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度。下肢骨折扶拐或使用行走支架进行渐进性下地负重训练,直到能完全负重。单腿能完全负重站立时方可弃拐。等张抗阻肌力训练,阻力从10次最大重复量的40%开始逐渐增加,每组重复20-25次,间隔1分钟,共3组,每天2次。并视情况散步,快走,慢跑,快跑及加速跑进行耐力及速度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应至生活自理,逐步恢复工作,直到恢复体育运动能力。

本期编辑:Yoyo

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届运动疗法大会,周谋望教授讲座整理。

文字整理:June。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ms/17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