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及分期
压力性损伤即发生在皮下软组织或皮肤的局部损伤,同时将术后72小时内发生的组织损伤定义为手术患者术中获得的压力性损伤。
根据年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委员会(NPUAP)指南中的压力性损伤分期系统,可分为1期、2期、3期、4期、不明确分期及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可根据各期的皮肤表现做出压力性损伤的分级判断。
1期压力性损伤:皮肤完整,出现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2期压力性损伤:表皮破溃,呈浅表的开放性溃疡,创面呈粉红色,无腐肉。也可表现为完整/破溃的水泡。
3期压力性损伤:皮肤破溃,可见皮下脂肪、肉芽组织,但骨、肌腱、肌肉并未外露。可有腐肉、窦道和潜行。
4期压力性损伤:皮肤破溃,并带有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
不明确分期:深度未知,皮肤破溃,创面覆盖有腐肉和/或焦痂。
深部组织损伤:深度未知,皮肤完整且褪色的局部区域出现紫色或栗色,或形成充血的水泡,出现痛感、发硬、糜烂、松软或发凉。
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听神经瘤,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听力下降,偶有头晕,无明显头疼,无恶心,无呕吐,平衡感觉稍差。于当地行头部磁共振及增强检查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CPA)占位,不排除听神经瘤可能;现求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均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年7月27日全麻下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手术时长达12个小时,术后左侧腋下出现15cm*11cm的压红伴散在水泡。
既往史:健康状况良好
过敏史:无
应对处理
1第一次换药(7月28日)
全身评估:
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尚可,手术插管导致咽喉部吞咽疼痛,术后6天未进食,患者拒绝留置胃管,予雾化,静脉营养治疗,后期食欲可;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年7月27日凝血酶原时间12.7秒,凝血酶原活动度.0%,血红蛋白g/L,白蛋白45.7g/L,总蛋白70.6g/L。
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Braden)评分:16分
局部评估:
左侧腋下大面积压红且出现多个散在水泡
处理措施:
1.创面清洁:水泡用空针抽吸,生理盐水清洗创面
2.清洗完后,用干纱布吸干表皮水分
3.金因肽(促表皮生长因子)均匀喷雾,覆盖泡沫敷料以吸收渗液,渗液较多,每日换药
4.健康教育
(1)患者平卧或右侧卧位,避免创面再次受压
(2)翻身可使用翻身枕,保持床单位清洁,减少压力
(3)1~2小时更换体位,避免其他部位出现新的压疮
2第二次换药(7月29日)
局部评估:
左侧腋下渗液明显减少,未出现新增水泡
处理措施:
(1)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干纱布吸干水分
(2)喷洒金因肽(促表皮生长因子),用优拓(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创面
(3)最后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好
3第三次换药(8月2日)
局部评估:创面渗液明显减少,周围表皮开始结痂
处理措施:同第二次换药
4第四次换药(8月6日)
局部评估:创面干燥,表皮开始结痂
处理措施:
(1)喷洒金因肽
(2)最后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好
小结手术室发生的皮肤损伤一般是1期或者2期压力性损伤,那么处理伤口的时候敷料的选择也很重要,此案例选择的敷料是以下几种:
1.泡沫敷料:可吸收渗液,同时促进破损修复。
2.优拓:是一种脂质水胶敷料,贴在伤口上可保护创面,不会造成二次撕脱伤。
3.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用于烧伤创面或溃疡创面及新鲜创面,可促进表皮生长。
患者由于手术时间长,根据压力性损伤的分级可判断,患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2期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选用渗液吸收贴、优拓(脂质水胶敷料)及促表皮生长因子等新型换药材料,一周的时间就将此伤口治疗好,没有让伤口继续恶化,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压力性损伤不仅加重患者的医疗成本,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还加重患者心理痛苦及心理压力,因此,压力性损伤是临床护理重要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戴芳,徐晓蕾,刘舒.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7(2):93-95.
[2]蒙连新.新型伤口敷料在压疮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12(5):25-26.
作者简介文章作者:张秋瑜杨静容王艳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神经外科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