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人聚集的新加坡宏茂桥-医院,每每写到出院总结,多少会总结出一些老年科特色的诊断,比如功能减退、失能、痴呆等。不过最让笔者感兴趣的诊断还是跌倒。跌倒作为老年人高发事件,深受医疗团队的重视,也在患者收治群体中占有很大比例。每到查房的时候,资深的顾问医师总会对跌倒原因和诊治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如何评估跌倒
评估跌倒需要用到SPLATT口诀来问诊。
症状(Symptom):是否存在头晕、眩晕、心悸、胸痛、神经症状、前兆症状、二便失禁、意识丧失等症状。
前次跌倒病史(Priorfalls):包括跌倒和将近跌倒的病史,病史阳性的患者有着更高的跌倒风险。
跌倒地点(Location):患者是在室外还是室内跌倒,室内是在哪个房间跌倒,跌倒地点是否存在环境危险因素。
跌倒前正在做什么(Activity):询问是滑倒、绊倒还是肢体无力。站立时跌倒可考虑体位性低血压,拿东西时跌倒可考虑平衡不良,被地毯或台阶的边缘绊倒可考虑下肢无力,屈颈时跌倒可考虑椎基底动脉问题等。
跌倒时间及在地上停留的时间(Time):白天还是夜间跌倒,跌倒后能否自己站起来。
跌倒是否造成伤害(Trauma):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身体上指有无骨折、瘀青、擦伤尤其注意有无头部创伤,心理上指因为惧怕再次跌倒而避免日常活动。跌倒原因之分析环境因素
灯光昏暗、杂物较多、空间狭窄、地面湿滑、楼梯陡峭等,这些都是可以造成跌倒的外部因素。疾病因素
急性病因:例如急性感染、电解质异常、高血糖、低血糖、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卒中、癫痫等)。
慢性病因:包括神经系统病因、骨骼肌肉系统病因等。神经系统病因有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痴呆、前庭疾病(影响平衡)等。骨骼肌肉系统病因有骨质疏松、各类关节炎、内分泌疾病、电解质紊乱导致的肌无力、由于各类慢性病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功能减退、骨折等。其他病因还包括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精神心理疾病等导致的安全意识下降。药物因素
主要由药物服用不当或药物副作用引起,例如降压药引起的心动过缓、低血压,降糖药依从性不良导致的高血糖、低血糖,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导致的昏睡状态。
当然,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大多为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会对住院的每一位以跌倒为主诉的老人进行全方位的评估。跌倒的治疗与康复环境改善
物理治疗师及职能治疗师会通过家访或照片等方式对老年人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对居家环境进行改造,包括改善照明、改造狭窄空间、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装安全扶手和斜坡,用来代替台阶或门槛等。疾病诊治
治疗原发性疾病,对骨折患者及时进行手术复位,尤其强调对同时伴有头部创伤的患者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时筛出硬膜下、硬膜外血肿、脑出血、卒中等危及生命的急症,从而早期治疗。另外,对所有跌倒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开始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从而避免再次骨折。药物控制
患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例如不必需的止痛药、通便药、维生素、营养药等),可由家属监督。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会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包括骨骼肌肉力量的恢复、平衡不良患者的步态训练。他们还会为功能状态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行走辅助工具,例如围绕三面的助行架、有四个支点的助行拐杖、轮椅等,并且通过监督和帮助患者的日常行走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跌倒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由于骨折等原因造成的长期卧床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65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5亿,约有多万老人每年至少发生1次跌倒,对跌倒的诊治、预防需要引起更多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寻常性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