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拔针后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编辑

谷林审核

于小勇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因其方便、安全、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要选择。然而临床上因透析结束拔针按压方法不当造成皮下血肿,血液淤积于皮下而压迫血管,这对透析血流量和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如何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及血肿形成后的应急处理,是临床护士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合理地使用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与大家分享:

原因分析

1、拔针方法不正确

个别护士拔针动作过于粗糙,拔针撕胶布时未固定针柄,使针头在血管内左右摆动;拔针方向与进针方向不一致,拔针角度>15°;穿刺针未拔出时就重压血管穿刺处,均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引起血管穿孔致皮下渗血、血肿。

2、按压止血不到位

只压迫到表皮穿刺点,而未按压到血管穿刺点;按压止血时按压过轻和过重都能导致皮下血肿,或用棉球按压时不慎滑动棉球致穿刺点按压错位;多发生在经验不足的新入科护士。

3、按压时间短

因体外循环使用抗凝剂,内瘘血管压力大,致穿刺点愈合困难。如果按压时间不够,可致血液入皮下引起血肿。

4、穿刺原因

长期反复穿刺某一固定点致内瘘形成静脉瘤样扩张或假性动脉瘤,导致局部压力过大。

5、患者自身原因

血压高致内瘘血管压力大;糖尿病肾病全身动脉硬化,管壁僵硬、薄脆、因此易发生血肿。按压后患者过早放下衣袖,活动时不慎将弹力绷带移位;缺乏相应的护理常识;对刚出现的轻度皮下血肿未予以重视。

护理对策

1、正确的拔针方法

加强护士正确拔针方法的培训,拔针动作应轻柔。拔针时应固定针柄再撕胶布,避免穿刺针在血管内来回摆动;拔针方向应与血管方向一致。拔针角度不超过15°;穿刺针未拔出时不要重压血管穿刺处。

2、有效的按压包扎方法套装

采用坚压法。具体方法是拔针前在针眼处贴上无菌创可贴,有利于止血。

使用无菌纱布折叠成小方块放在针眼上方,按压手指与血管走向一致,穿刺针未完全拔出之前不要重压血管穿刺处,能够有效避免皮下血肿及瘀斑的产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按压2~3min后,再用弹性绷带固定,压力要适当,以能触及血管震颤或听诊血管有杂音而不出血为宜。

压迫10~20min后检查动静脉穿刺部位无出血或渗血后,再解开弹力绷带,继续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经常更换穿刺部位。使内瘘血管受力均匀,避免假性动脉瘤形成致局部压力过大。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管壁损伤。

4、加强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内瘘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穿脱衣服时避免移动按压纱布块引起按压错位,导致内渗。内瘘侧肢体不宜负重受压,积极控制高血压。当出现局部有小肿块或疼痛时应及时就诊。

5、皮下血肿的护理方法

出现血肿后立即压迫穿刺点,避免血肿向四周扩散。有血肿的内瘘暂停使用,以免损伤加重。24h内禁止热敷,先用冷敷。具体方法为纱布浸湿50%MgSO4后敷于患处,外加自制冰块冷敷血肿周围,一次10~20min。反复到血肿减小为止。注意观察内瘘血管有无搏动、震颤、预防内瘘堵塞。若冷敷后24h血肿明显减轻无继续扩大,可在局部涂抹喜辽妥软膏按摩5min后改为热敷,水温50℃~60℃。3~4次/d,每次3~5min,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特别需要注意防止烫伤患者。局部疼痛肿胀明显者可配合理疗,肢体制动。

小结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和长期使用至关重要。皮下血肿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血管,造成下次穿刺困难或血流量不足,严重血肿可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压迫血管造成内瘘堵塞。通过原因分析,采取正确的拔针和按压包扎方法、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对于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END

1

喜欢,别忘







































北京哪里白癜风
白癜风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zlyz/7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