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原因
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
2.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
3.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
4.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
5.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
(二)临床表现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血、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次日,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患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如股动脉反复穿刺出血引起腹腔血肿时,患者有休克的表现: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患者自学难以忍受的腰背痛,腹腔穿刺抽出鲜血。
(三)预防及处理
1.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徐徐进入,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穿刺,以免引起动脉痉挛,增加对动脉的损伤度,造成出血不止。
2.如血肿轻微,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或血流量≤ml/min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
3.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0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
4.血肿发生后可采用局部湿、热敷24小时内采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利于止血;24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予50%的硫酸镁湿敷也可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
5.内服、外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以消除血肿。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