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糖监测仪因其小巧、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携带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家庭当中。但末梢血糖监测时,选取第1滴血还是第2滴血作为检测样本,仍有争议。大家在临床工作中,都是怎么样操作的呢?不妨在文后留言讨论一下。
采用第一滴血学者认为:第二滴血不会自然溢出(张泽待等人的研究显示:94.9%的糖尿病患者针刺后血液不会自然流出),须使用不同程度压力挤压,会导致有组织液等渗出,从而影响血糖值。
采用第二滴血学者认为:手部消毒不彻底或血液中混入消毒液等,会影响血糖值。
指南共识年9月由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联合发布的《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采血针穿刺皮肤后,轻压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棉球轻拭去第1滴后,将第2滴血滴入试纸区上的指定区域。穿刺皮肤后勿过度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结果偏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尚未明确规范。
调查研究国内多项研究显示:在手部清洁情况下,用75%乙醇擦拭采血部位,待干后进行穿刺,避免用力挤压,采用第一滴血和第二滴血与留取静脉血做生化血糖监测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更为精确地将血糖划分不同区段,可观察到血糖值不太高的情况下,第一滴血测定值更为接近实际血糖值;在血糖值过高时,第二滴血测定值更为可信。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快速血糖测定有可能会高估患者实际血糖值,尤其在利用第二滴血时,有可能会造成对医疗决策制定的影响。
建议只要按规范操作,可以采用第一滴血进行血糖监测。但是,在急危重症、休克、末梢循环差等患者中,血糖过高、过低时,末梢血糖监测应与静脉血生化值、动脉血气分析值相结合,避免临床决策失误。当然,护理人员及患者要加强对末梢血糖监测规范的学习,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使用血糖仪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采血部位清洁。用75%酒精消毒,不要用碘酒或者碘伏消毒,否则血糖值会偏高。
2.采手指血时,避免用力挤压,否则会产生错误的低值结果。另外,应保证足够的血量,如血量过少,显示的结果也可能偏低。
3.可选择在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此处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则分布较少,采血时不仅不痛,且出血充分,不会因出血量的不足影响测定结果。采血前可先将上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至指前端1/3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4.测量时请勿抓握血糖仪插试纸附近的地方,因为此处内部为温度传感器。
5.将检测试纸插入仪器后,一定要在2min内完成操作过程。试纸开瓶后要在3个月内用完,否则对监测结果有影响。
6.静脉抽血和指端采血都是创伤性操作,操作过程中要遵守无菌技术,并要作好采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情绪紧张会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也可随之增高,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
7.储藏试纸时不要温度过高或放在冰箱内,应保持试纸干燥。
8.在应用血糖仪时,还应注意该仪器保养、定期检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96(36):5-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7(10):-.
[3].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ADA北京中科医院忽悠北京专科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