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龙江建三江垦区创业农场发生一起“虐童案”。
一位4岁女童被继母施暴。
她先后多次用拳头殴打女童,用开水、烟头烫,还抓住女孩的头发向墙上撞……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很残忍?!
没错,的确很残忍。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就是“暴虐”的全部,那你真的把这位继母想象得“太仁慈”。
除了这些,她甚至还用剪刀剪掉了女孩的嘴唇,让女孩的嘴唇看起来像是唇裂。
下面是女孩被施暴前和被施暴后的照片对比↓
(被施暴前(左)与被施暴后(右))
心疼吗?!
虽然与这位小女孩素不相识,但看到这么悲惨的画面,悲伤从心底油然而生。
法医给出的鉴定意见是:由机械性外力作用,致硬膜下血肿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属重伤二级;由机械性外力作用致双侧鼻骨骨折,属轻伤二级……现在,女孩还在ICU抢救。
这是多大的仇,才会对一个四岁的女孩下手这么狠毒?!
如果你听到这位继母施暴的原因,怕是会送她一个大大的白眼,顺便在给她一巴掌。
虐打女童的原因,是因为“女孩多动淘气,不会自己控制大小便”,所以引起了该女子怒气。
这施暴的理由和借口多奇葩。
什么“女孩多动淘气”,什么“不会自己控制大小便”,都是她为自己变态的施暴行为找了一套让人感觉滑稽的说辞。
而这套说辞还特么站不住脚,十分的low。
更让人感觉滑稽的,是这位女孩的生父说“孩子有自虐倾向”。
自虐倾向?!
这是把全国人民都当成是不谙世事的小白兔了。
他想糊弄谁?
邻居?网友?人民群众?还是警察?
他怕是连他自己都骗不过。
现在这位姓曲的继母,已经成为网友们口诛笔伐的坏人。但这位继母的亲属,却还想着替她辩解,说她精神上有问题。
而她的精神问题,是因为她的母亲三年前去世了,对她的打击很大。
什么?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因为母亲去世遭受打击,三年后患上了精神病……这是绕地球几圈的神经反射弧啊?母亲去世三年才悲痛得患上了精神疾病,我是该说你孝顺,还是该骂你不长心?
这种试图为施暴者辩解的借口,就不要再说了,哗众取宠。
如果真的有精神疾病,就把她送到精神病院或者精神科约束起来,不要放出来害人。
现在,了解案情的人应该知道,除了这位丧心病狂的继母,女孩的生父也是一个败类。他不止纵容继母的暴行,也曾虐打过孩子。
你能想象这位四岁女孩所处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的吗?
这位女孩在遭受暴虐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帮助她,也没有人会站出来保护她,她只能用稚嫩的身体忍受着由虐待所带来的伤害,以及被虐待时给心灵带来的创伤。
这是无法获得原谅的暴行。
2这起“虐童案”不是个例。
最近几年,国内隔三岔五就会爆出“虐童事件”,施暴的人群有父母,有老师……都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
年9月,一位女孩被母亲男友用透明胶带捆绑、扇耳光、烟头烫,造成她重伤一级,构成一级伤残,这个女孩一辈子都不能正常生活,只能依赖别人对她进行护理。
年3月,因长期遭继母孙小倩虐待殴打,陕西省渭南市男童鹏鹏(化名)颅骨大面积损伤,深度昏迷呈植物人状态。现在,这个男童还在昏迷。
年11月,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北京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伤害。
年11月初,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疑似芥末物。
……
这一件又一件的虐童事件,已经不再是个例。
令人不禁想问: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丧失人性的虐童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我们无法完全杜绝这种对小孩子的暴力,因为我们无法控制每个人的人性,我们不能预判谁会去虐童。
所以,“虐童事件”未来还会发生。
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办法完全杜绝它,就袖手旁观,去做一个只会吃瓜的群众。
我们对待“虐童”的态度,决定了未来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次黑龙江的“虐童案”,并非没有制止悲剧的机会。
4月初时,这位小女孩的鼻骨就被打断,身上还残留很多冬天被虐打时的旧伤,到医院救治却没做手术就出院了。
直到4月23日,她又因重伤而入院治疗,这才获得院方报警。
而在此之前,她的邻居们也常在晚上听到女童被痛打的声音,还曾见过女孩冬天穿着睡衣被赶到雪地里冻着,不让进家门。
可面对这些,我们选择了沉默。
如果说女孩的生父与继母是虐童案的凶手的话,那我们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是这件虐童案的帮凶。
没错,她的邻居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缩影。
见到虐打儿童,我们以传统的“别人的家事”作为借口而逃避、沉默、无所作为,最终让施暴的人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猖獗。
是我们的冷漠害了这个四岁的女孩。
假如,这次她重伤入院后,院方也选择了沉默,那这个女孩子的未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我们听到的新闻悲剧,就不是“虐童案”,而是“虐杀案”,是“继母将四岁女孩虐打致死”惨剧。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一个每天宣扬“爱护祖国的花朵”的国家,是不应该也不能沉默对待此类事件的。
如果我们身边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不能再以“别人的家事,与我无关”而沉默,应该及时的出来制止,及时的阻止悲剧的再此发生。
而除了群众,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该提高保护儿童的安全意识。
不能以“无人报案即是无案发生来冷处理”,或者以“家庭纠纷”而不了了之,更不要等到事件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开始发声,才开始重视。
保护儿童的安全,可不是为了应对舆论,而是体现我们的社会文明。
每一次虐童案的发生,都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3“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幸福的成长环境”,是我们成年人应该尽到的义务与责任。
咱们中国,有“暴力育儿”的传统。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一直弄不明白,谁会去孝顺一个每天拿着大棒子揍你的人呢?难道孝顺父母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你手中的大棒子吗?
这么奇葩的逻辑,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理由而接纳它的?
我们对待“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暴力式育儿,似乎只看到了“棍棒”,而没有去思考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这也难怪,我们很多人不喜欢思考。
让他思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得是你的孩子吗?它打的其实是你孩子身上的恶习。
这句话的本质也不是让你用暴力教育孩子,而是当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沾染上不良嗜好的时候,要及时将他打醒。
而这种让他远离恶习的暴力,背后的本质是关爱他。
“关爱“才是重点,不是“棍棒”。
引导孩子走向正途才是一切育儿的最终目标。所以,并不是依靠“棍棒”才能实现教育孩子的目的。
而有些人,却将这句话作为施暴的借口。
冠冕堂皇的对孩子进行虐待,还说自己是在教育她,这也让很多群众习惯性的在一旁吃瓜,对虐待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们不能再这样。
我们再次面对类似事件的反应,不能迟钝得像个老太太,要及时纠正这种错误。
每一次虐童案的发生,都是成年人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怠工。
此类的悲剧不能,也不应该再发生。
针对最近几年发生的虐童案,我们是时候开启相关保护儿童的法律机制了。建立合理的保护儿童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不要让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变得像一根鸡肋。
该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不了,该惩戒的未成年惩戒不了。
最后,还是要呼吁。
呼吁所有公民,所有公职人员。
希望我们都能意识到,每放过一个虐童的恶人,就会有另一个被暴力浇灌长大的恶人在成长。
不能错过:
《“红衣女鬼”复仇事件(上)》
《“红衣女鬼”复仇事件(中)》
《“红衣女鬼”复仇事件(下)》
喜欢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你若喜欢,记得点“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