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东教授说,这样的病人,硬膜外血肿出现不全瘫的症状,要及时清除血肿,解除神经压迫,尽可能要在24小时之内解除压迫,这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超过24小时,那么康复效果就会差很多。(这也是大宗文献报道所证实了的。)
手术后,这两位患者很快就恢复了运动和感觉功能,也证实了文献的结论。
长期口服抗凝药要多留心“前两位病人都长期口服抗凝药,这类病人一定要多留心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问题。”赵凤东教授说。一觉醒来,他四肢瘫痪最近的第三位患者52岁男性,家里午睡后突然出现颈后部疼痛、四肢瘫痪,医院检查后,医生紧急联系范顺武教授和胡志军副主任医师会诊。最终确诊:颈椎硬膜外血肿。
患者立即送至浙江大学医院。当晚胡志军副主任即为患者实施血肿清除手术。
术后第五天,患者四肢肌力恢复正常,高高兴兴地走路出院了。
什么是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赵凤东解释,这是一种确切病因不明,以颈部或背部疼痛急性发作,伴快速进展性神经根或脊髓压迫为特征的疾病。患病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但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严重的脊髓或神经功能障碍。常需要急诊手术减压。
而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主要如下:
患者由于有脑梗病史,或者有心脏和脑血管支架的植入史,术后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凝药,抗凝药会造成体内的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椎管内小血管出现自发性的破裂出血,血液蓄积在硬膜外所形成的硬膜外血肿。
另外,由于本身有凝血机制障碍的疾病,比如血友病以及特发性紫癜性血小板减少症,也会导致凝血机制出现障碍,从而出现自发性的硬膜外血肿。
因此赵凤东教授建议:有脑梗病史,或者有心脏和脑血管支架植入史,术后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抗凝药物,在服用后请留心观察是否有如下情况发生:黑便、血尿、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淤斑、眼结膜出血等,如有以上严重出血症状,请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用量。《健康的赢家》公益团队编辑整理
《健康的赢家》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出处:医院封面摄影:公益提供者
免责声明:《健康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