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逐渐进入了老龄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摔倒成了无法完全避免的意外之事,有时候当时可能问题不大,但后期出现的一些迟发性病变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很严重的问题。近期,我科收治了多例因为一两个月前不慎摔倒后近期出现头部胀闷不适、步态不稳,行走时腿脚拖沓的患者,经行头颅CT检查提示: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都很大,经过急诊入院并行手术治疗后症状才得以解除。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三周以上颅内出血发生在硬脑膜下腔者,血肿增大后会产生占位效应,导致脑室和脑干受压,产生呕吐、意识障碍、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目前对于血肿的出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毫升以上。2.慢性硬膜下血肿产生的常见原因?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绝大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多见于老人,尤以老年人额前或枕部着力者多见。其发生原因为硬膜下腔的少量、持续性出血积聚而成。出血主要来源于皮质小血管或桥静脉的损伤。血肿形成后1周,硬膜下、血肿周围可形成一纤维囊壁,称为外膜。3周左右在蛛网膜表面又可形成内膜,将血肿完全包裹。在这一过程中,血肿液化并在CT表现上逐渐呈低密度。多数研究认为,血肿腔的不断扩大与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和凝血机制有关。研究还发现血肿腔内白蛋白与γ球蛋白的比例及白蛋白与总蛋白的比例高于血清中的比例,这可能与白蛋白易透过血肿壁有关。因此,头部受伤后一定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即使是轻微的头外伤也可能会导致硬膜下血肿,而受伤后数周或数月出现的硬膜下血肿,往往被人们忽略。3.常见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症状:呕吐、头痛等。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3).神经功能障碍:如一侧肢体无力、偏瘫、麻木、言语不利和局灶性癫痫等。那么,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如何治疗呢?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尽早就医,最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查就是头颅CT明确情况。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血肿很难自行吸收,而且多数会持续增加,对于其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1.血肿量少且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给与口服阿托伐他汀以及辅助中药治疗,能够达到血肿消散吸收的目的;2.对于出血量大,症状明显的患者,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因此手术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血肿大小位置等因素,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采取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少数患者需要开颅清除血肿。绝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很好,只有少数患者会复发需要再次手术。 所以您如果头部受过外伤,甚至是轻微的外伤,都要警惕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一旦有头痛、头晕等早期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咨询。陕中大附院神经外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