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处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长期穿隔离服、佩戴N95口罩,当他们脱下口罩后,面部容易形成压力性损伤。至此,让我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那谈及面部的压力性损伤,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压力性损伤?长期卧床的病人皮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压力性损伤(PressureUlcer)的定义
压力性损伤也称压疮或褥疮,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将这一术语改为“压力性损伤”,是指发生在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以下简图充分解释了这一现象。
当我们机体部位在9.3kpa压力下持续受压2h以上,便会发生压力性损伤,这种损伤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也发生于坐位病人,甚至发生于医护人员面部!换句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可以有压力性损伤。
这种压力性损伤怎么出现的呢?看看下图,压力性损伤/压疮/褥疮由于局部血流灌注不足,缺氧以及代谢产物聚集,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形成。可致局部水疱形成,缺血,细胞坏死、溃疡性坏死等。目前公认导致其产生的四种因素为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
在医院,若手术病人某部位持续受压超过4小时,将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压力性损伤。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容易患有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呢?危险因素是什么呢?
相关文献表明以下几个因素: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血液循环不良(心肺功能不全、血容量不足),营养不良(恶液质、低蛋白血症),皮肤外部环境改变(潮湿,渣屑),手术时间过长,使用医疗器具压迫时间过长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
我们对这些易患人群进行评估,可以发现1.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自主活动受限,感觉障碍,长期卧床。2.高龄老人:反应迟钝,新陈代谢迟缓。3.肥胖者:加大了承受部位的压力。4.身体衰弱、营养不良者:受压处缺乏保护。5.水肿病人:降低了皮肤抵抗。6.疼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活动减少。7.石膏固定病人:翻身活动受限,石膏凹陷压迫。8.大小便失禁病人:皮肤经常受到污物、潮湿的刺激。9.发热病人:排汗过多。10.使用镇静剂的病人:自身活动减少。
同时,我们有这样一个表格,可以帮助您进行评分评估,现代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
若您有亲属不幸患有压力性损伤,那么我们必须得明了其分期帮助进行治疗:
同时,应该要把此种疾病与失禁性皮炎进行鉴别。
鉴别清楚确定是压力性损伤后,应这样治疗!
首先是病因治疗。我们最先要明白患者是因为什么基础疾病而导致患者产生压力性损伤,例如患者是否截瘫,老年痴呆等等。在整个治疗期间应彻底去除压迫、恢复血供,直到溃疡愈合。
再者就是局部清创,对于患者的伤口应充分清创,这是伤口是否成功愈合的关键!!!清创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外科清创,机械性清创,酶学清创,化学性清创,自溶性清创。局部清创时可同时使用以上一种或多种方案。
其次就是药物辅助治疗。其目的是改善一般状况,改善营养状态,控制疼痛,确定影响伤口愈合的局部和全身因素,而药物的作用即尽可能消除这些因素。
不要忘了,还有手术治疗。应采用外科整形术,术前则须做好伤口床的准备,应用负压吸引技术(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NPWT)促进创面愈合,必要时可植皮或皮瓣。
注意!在治疗患者时,要综合患者全身考虑,及时控制感染,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对于伤口局部,要选择合适敷料,伴有脓肿时,及时切开引流,使用非密闭式敷料;对于潜在性疾病,要予以重视,积极予以代谢和营养支持治疗。
最后的最后,我们要讲到就是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其意义极为重要!!!预防的目标:保护皮肤免受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外部机械力量的损害。正确的体位和支撑物对于减小摩擦力和剪切力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引起皮肤潮湿的原因,应尽可能去除。否则应采取预防皮肤损害的干预措施。
1.体位
可将患者体位如图摆放,减轻患侧受压,使用正确的翻身技巧,勿用拖拉模式,侧卧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所有高危人群都应该定时变换体位。
2.压力的管理
气垫床:体位变换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耐受程度、移动能力和所使用支撑面的材质而决定。
坐垫(气垫):坐轮椅时,应每15-30分组减压15-30秒,每1小时需减压60秒。
足跟护垫:充分抬高足跟部。
预防切记!!!压力性损伤预防治疗误区:最新指南提示,为预防压力性损伤禁止使用环状或圈型装置!!!不可按摩或用力擦洗有压疮风险的皮肤!使用局部减压床垫时,必须放在普通床垫之上,不能直接放在没有普通床垫的床架上!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肖娴
指导:谢挺主任
供稿:规培办
致谢:唯爱天使基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