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更常见于A型血患者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增多。钻孔引流术对于CSDH较为有效,术后复发却也是常见的问题。造成CSDH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来自日本川崎医学院神经外科的Hirai教授团队就血型这一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年1月的《JNeurosurg》

10./.7.JNS

研究背景

由于社会老龄化,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日益增多。此病变可采用单纯钻孔冲洗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CSDH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术后复发(10%-22%)。双侧血肿、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等一直被认为是CSDH复发的危险因素。

历史上,曾经认为头部创伤后进行性反复出血是CSDH的原因。最近,炎症、血管生成、局部凝血障碍、反复微出血和渗出液等复杂的交织途径被认为与CSDH进展相关。但参与CSDH复发的致病机制仍不清楚。

ABO血型是通过ABO基因修饰红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来区分的。这些抗原最近被报道与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病等疾病的止血功能或炎症有关。因此,ABO血型类型可能通过体内平衡或炎症作用影响CSDH的复发。然而,其与CSDH的关联至今尚未被探索。因此,本研究旨在回顾性研究ABO血型与CSDH术后复发的关系。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至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名有神经症状的CSDH患者(CSDH为例)。本研究分析复发性CSDH。CSDH的最初诊断是CT和/或MRI。56名(59例CSDH)患者未进行ABO血型A、B、AB和O分型。其余名(例CSDH)患者被纳入研究。

所有患者均接受钻孔冲洗手术。CSDH排空后,用生理盐水或人工脑脊液进行冲洗。在血肿腔内放置一个封闭的引流系统,术后保留1.5-2天。术后随访至CDSH消失或至少3个月。在双侧CSDH中,每侧分别记录复发情况。CSDH复发的定义是术后第7天或更晚时出现同侧CSDH增大,伴随相应症状,并需要再次手术。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或神经功能缺损,如痴呆、意识障碍、步态不稳或四肢无力。术后第6天之前发生的术后早期硬膜下出血被认为是手术并发症,而不是复发。

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定义如下。根据每位患者在CSDH发生前的情况,高血压定义为目前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舒张压≥90mmhg或收缩压≥mmhg。糖尿病被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A1C6.5%或使用降糖药物。血小板计数×/μl为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1.4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0秒被认为是凝血障碍。我们还记录了患者是否接受口服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服用这些药物超过一周,则记录为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此外,单次和双次抗血小板治疗也进行了记录。术前CSDH体积采用XYZ/2法计算。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

研究结果

有名(例经手术治疗的CSDH)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估了术后CSDH的复发情况。13名(16例CSDH)患者失访。在例手术治疗的CSDH中,37例(10.6%)在术后11~67天(27.3±13.6天)复发。术后无早期硬膜下出血。在所有血型中,A型血患者的复发率最高,如图1所示。此外,与非A型血相比,A型血与CSDH复发显著相关(15.7%vs6.6%,p=0.)。A型血预测CSDH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9%和58.8%。

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小板减少(OR3.92,95%CI1.30–11.83,p=0.02),凝血功能障碍(OR3.17,95%CI1.36–7.39,p=0.),口服抗凝剂(OR2.59,95%CI1.19–5.61,p=0.02),A型血(OR2.63,95%CI1.29–5.36,p=0.)是CSDH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表2)。

对单变量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3)。在多变量模型中,A型血是CSDH复发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OR2.83,95%CI1.33–6.02,p=0.)。此外,血小板减少也是CSDH复发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OR5.00,95%CI1.53–16.30,p=0.)。

表1:名(例CSD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基线特征

图1:不同ABO血型患者(共例)CSDH术后复发率

表2:例CSDH术后复发预测因素的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CSDH术后复发预测因素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结论

我们的研究表明,A型血患者术后CSDH复发率高于非A型血患者。因此,A型血患者CSDH术后应仔细随访。此外,这类患者可能需要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讨论

心得

这是首次研究CSDH术后复发与血型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除了血小板减少外,A型血是CSDH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炎症和血管生成以及凝血受损和纤溶激活被认为在CSDH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引起CSDH膜中新生毛细血管网破坏,导致反复微出血。因此,抑制CSDH膜腔的炎症反应对抑制CSDH的进展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单纯通过血肿腔冲洗或引流治疗CSDH,部分原因可能是清除了血肿腔中的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蛋白酶。

ABO糖基转移酶催化决定ABO血型的抗原修饰,最近报道这与血管、急性炎症和出血性疾病相关。A型血被认为与各种炎症状态有关,并有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损伤相关风险增加的报道。在急性硬膜下血肿中,报道A型血与中线移位增加和术后癫痫发作相关。尽管机制尚不清楚,但A型血相关的炎症可能促进脑肿胀。ABO基因位点被认为对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循环水平有影响,但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在CSDH的复发中,ABO血型相关的炎症可能起重要作用。

据报道,O型血是颅内出血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并与静脉血栓形成呈负相关。这是由于O型血与低水平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III因子相关。然而,在我们的研究中,O型血与CSDH复发无显著相关性。因此,O型血相关的出血倾向可能不参与CSDH复发。相反,O型血患者CSDH有较少复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型血可能与炎症反应的激活呈负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即O型血与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减少有关。在我们的研究中,AB型血已被报道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但与CSDH复发无关。

如表1所示,本研究中CSDH患者的ABO血型分布与日本常见血型分布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假定ABO血型不参与创伤后CSDH的初始形成/进展,但与术后复发有关。CSDH初始形成/发展的机制涉及血液制品和血肿本身中的各种细胞因子,这些可能与术后复发的潜在机制不同,因为血液制品和各种细胞因子在术后被清除。国家和人种之间的血型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比例如下:白人(A:40%,B:11%,AB:4%,O:45%)、黑人(A:26%,B:19%,AB:4.3%,O:51%)、亚裔美国人(A:27.5%,B:25.4%,AB:7.1%,O:40%)、拉丁美洲人(A:31%,B:10%,AB:2%,O:57%)。在德国,A:43%;B:11%;AB:5%;O:41%。在其他国家和人种中比较CSDH发病率或复发是进一步研究的项目。

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是术后CSDH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在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中,抗血小板药物与再出血风险增加无关。在本研究中,凝血功能障碍和抗凝药物是CSDH复发的显著风险因素,但不是独立因素。然而,该结果可能归因于缺乏统计学把握度。

为预防A型血患者CSDH复发,可能需要一种新的辅助药物治疗。据报道,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抗纤溶酶药物有可能抑制术后CSDH的复发,这可能归因于纤溶抑制。然而,它也有可能通过阻断激肽-激肽释放酶系统来抑制炎症。据报道,地塞米松是一种类固醇药物,作为一种保守治疗,也可有效抑制CSDH的进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这些辅助药物疗法是否可以抑制A型血患者CSDH的术后复发。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且患者数量有限,所有患者均为亚洲人。其次,并非所有患者均测定ABO血型,部分患者未进行足够时间的随访。尽管本研究纳入了大多数接受手术的患者,但仍存在选择偏倚的可能性。第三,无法确定A型血与CSDH复发相关的潜在机制。因此,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证实我们的发现,并阐明ABO血型对CSDH复发的影响。

译者简介:

伍碧武,神经外科博士

医院神经重症主治医师,医院神经外科张义教授,博士(在读)医院周良辅院士。目前跟随胡锦教授主要从事高血压脑出血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fl/93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