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创伤

何苦为难自己呢爱生气的人是最不理智的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richangbaojian/46858.html
上期:

严重创伤性脑损伤:ICU目标化管理

今日头条TBI实用综述

由jansoean编译

火凤凰翻译组出品

引言

创伤性脑损伤(TBI)在急诊科较为常见,是儿童及成人死亡与残疾的常见原因。

基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TBI可分为:

轻度:GCS14-15

中度:GCS9-13

重度:GCS3-8

病因学

引起头部创伤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1.机动车相关损伤2.坠落3.袭击。

按受伤机制分类,则可分为:1.钝性伤(绝大多数);2.穿透伤(大多数为致命性损伤);3.爆炸伤

大多数严重TBI是由于机动车辆碰撞和坠落所致。

流行病学

头部创伤在以下人群更多见:儿童;24岁及以下成人;75岁以上老年人。

病理生理学

颅内血流调节涉及以下概念:

1)Monroe-Kellie原理:

这与理解颅内压(ICP)动力学有关。

颅内每一单独的组分都可能发生改变,但因颅骨内部空间固定不变而导致整体颅腔容积恒定。换句话说,人脑存在一种维持平衡的代偿机制以保持正常的颅内压。

根据这一原理,当代偿机制耗尽后将出现ICP升高。

2)颅内血流(CBF)调节(自主调节)

正常情况下,人脑通过自主调节的方式维持CBF以保持氧输送与代谢之间的平衡。

自主调节使得颅内灌注压(CPP)的范围处于50-mmHg。超出这一范围将丧失自主调节,此时血流仅取决于血压。

严重脑损伤可能会破坏CBF的自主调节。

3)CPP

CPP是平均动脉压(MAP)与ICP之差(CPP=MAP-ICP)。

目标CPP为55-60mmHg。

ICP升高可降低CPP。

ICP降低则有助于改善CPP。

需要知道的是,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如果降低MAP则可会降低CPP。

应维持最小耐受CPP以避免脑损伤,这一耐受值取决于年龄:婴儿50mmHg,儿童60mmHg,成人70mmHg。

CBF对于O2与CO2十分敏感。

低氧可引起血管扩张,继而增加CBF,可能会加剧ICP。

高碳酸血症也可引起血管扩张并通过对CSF中pH的作用改变ICP,还能增加CBF。

4)MAP

维持MAP≥80mmHg。

60mmHg=颅内血管最大限度地扩张。

60mmHg=颅内缺血。

mmHg=ICP增高。

5)ICP

ICP增高可降低CPP。

ICP取决于以下腔隙容积:脑实质(ml);CSF(-ml);血管内血液(-ml)。

ICP增高后引起库欣反射(高血压、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

正常ICP水平与年龄有关。

20mmHg=增加不良预后,需要治疗。也许更重要。的是维持充足的CPP。

TB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包括初始打击作用导致脑组织移位所产生的损伤(直接撞击、快速加速-减速损伤、或穿透伤),这些作用可造成挫伤、血肿、或轴索损伤。

挫伤:脑实质擦伤。

血肿(蛛网膜下腔、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脑室)。

弥漫性轴索损伤(应激或轴突损伤)。

继发性损伤/继发性神经毒性级联反应

继发性损伤包括了初始打击之后的一系列改变,可因以下因素所致:

全身性低血压

低氧

ICP增高

原发性脑损伤后出现细胞及生化等的级联反应,包括向突触前间隙释放谷氨酸盐,激活NMDA、AMPA及其他受体。这种离子转变可激活细胞质酶与核酶,引起线粒体损伤、细胞死亡及坏死。

受伤史与体格检查

询问受伤史以了解受伤机制至关重要。遵循创伤生命支持方案并实施初步、二次及三次评估。一旦患者稳定后进行神经检查。头部创伤患者早期评估中常使用头颅CT对患者协助诊断。

评估

头部创伤需要进行CT扫描:

中度(GCS9-12)

重度(GCS8)

对于伴有低危颅内损伤风险的患者,有两种方法帮助确定在TBI后是否需要行头颅CT检查。

新奥尔良标准:

头痛

呕吐(任何类型)

年龄60岁

药物或酒精中毒

癫痫

锁骨平面以上可见创伤

短期记忆障碍

加拿大头部规则:

受伤机制较为危险

呕吐/=2次

年龄65岁

受伤后2h的GCS评分15

任意颅底骨折征象

可能的开放性或凹陷性颅骨骨折

不能记起受伤30分钟前的经过

A级推荐:

伴有意识丧失或外伤后遗忘仅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

头痛

呕吐

年龄60岁

药物或酒精中毒

短期记忆障碍

体格检查发现锁骨平面以上创伤

创伤后癫痫

GCS评分15分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

B级推荐:

无意识丧失或无外伤后遗忘出现以下一种症状: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呕吐

严重头痛

年龄65岁

体格检查发现颅底骨折征象

GCS15分

凝血功能障碍

受伤机制较为危险

被机动车辆撞飞(如撞击行人或坠落高度3英尺/5个楼梯)

临床决策规则结果为阴性时颅内损伤的风险低于1%。

需要注意的是,无明确受伤史与无体格检查阳性发现并不能排除颅内损伤的可能性。

治疗/管理

TBI治疗最为重要的目的是预防二次脑损伤。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开放气道与通气

维持CPP

预防二次损伤(识别与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低灌注)

评估与处理ICP增高

颅内占位病灶需神经外科急会诊

识别与处理其他致命性损伤或情况(如有)

需要维持相对更高水平的收缩压。优先处理措施中,ABC仍然适用于TBI。其目的是优化灌注与氧合。

气道与呼吸

识别任意可能会影响气道的情况,如气胸。对于镇静,考虑使用短效且对血压或ICP影响较小的药物:

诱导:依托咪酯或丙泊酚

肌松:琥珀酰胆碱或罗库溴铵

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气管插管:

通气或气体交换不够充分,如高碳酸血症、低氧、窒息

严重损伤(GCS评分/=8)

气道无法保护

躁动

需要转运

插管时需保持颈椎轴线稳定性。

存在面部创伤或颅底骨折时应避免经鼻气管插管。

目标:

氧合90%

PaOmmHg

PCO2=35-45mmHg

循环

应避免低血压。TBI时,如果ICP增高,维持一般性的正常水平血压对于充分的血流和CPP可能还不够。

目标:

收缩压90mmHg且

MAP80mmHg

单纯头部外伤通常不会引起低血压。如果此时患者存在休克,需要寻找其他原因。

ICP增高

症状与体征:

意识改变

瞳孔不规则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发现

姿态: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

视神经乳头水肿(快速ICP升高时可能并不明显)

CT扫描发现:

脑沟脑回减退

脑灰质与白质界限不清

一般措施:

头位:抬高床头,维持头部在中线位置呈30度角(通过促进颅内静脉回流而改善CBF)。

降低颅内血液容积可降低ICP。

温度控制:应避免发热,因发热可增加颅内代谢,从而影响ICP。

预防癫痫:应预防癫痫,因其可通过增加代谢需求加剧神经损伤,并且可潜在增加ICP。可考虑使用磷苯妥英钠(fosphenytoin,负荷剂量为20mg/kg)。

必要时才使用抗惊厥药物,因其可抑制脑恢复。

液体管理:目标是维持正常血容量,这有助于维持充足的颅内灌注。头部创伤时低血容量时有害的。

镇静:考虑使用镇静,因为躁动与肌肉活动可增加ICP。

芬太尼:插管患者较为安全。

丙泊酚:短效且镇静效果好,能潜在降低ICP,具有潜在低血压和致命性酸中毒的风险。

咪达唑仑:镇静、抗焦虑、具有潜在的低血压可能。

氯胺酮:避免使用,因其可增加ICP。

肌松药:插管最佳选择的药物是维库溴铵或罗库溴铵。不应使用琥珀酰胆碱,因可增加ICP与肌束颤动。

ICP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中度脑损伤且危险因素增加者,如异常CT表现。

无法进行连续性神经功能检查的患者。

过度通气:

大多数头部创伤的患者需要正常的碳酸水平,其目标是维持PaCO2为35-45mmHg。明智的过度通气有助于降低PaCO2并引起颅内血管收缩。注意,如果到达极限,则可降低CPP,到达某种程度可加剧二次脑损伤。避免高碳酸血症:PaCOmmHg可导致血管扩张并增加ICP。

甘露醇:

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净效应是丢失血管内容量。

可降低ICP并改善CBF,CPP及脑代谢。

扩充血浆容量并改善携氧能力。

起效时间在30min以内。

作用效果为2-8h。

剂量为0.25-1.0g/kg(最大量4g/kg/d)

避免血清钠mEq/L,血清渗透压mOsm

相对禁忌症:低血容量患者,低血压不降低ICP。

高渗盐:

可用于低血压患者或复苏不足的患者。

剂量为ml(至少30min)。

应监测血清渗透压及血清钠。

轻度脑创伤

大多数脑创伤为轻度,因其发生颅内病灶的风险较小,这些患者可在神经学检查为正常后可予出院。

如果无影像学检查,考虑观察至少4-6h。

如果出现以下危险因素则可考虑住院:

出血紊乱

日常在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既往有神经外科手术

未行头颅影像学检查而出院的患者,需充分告知其注意事项

其他问题

1.高血糖对预后不利。

2.体温升高可能会使ICP增高并对预后不利:增加代谢需求,增加谷氨酸盐的释放。

3.长时间癫痫可能会加剧二次脑损伤。

编译:jansoean,火凤凰翻译组

来源:StatPearlsPublishing

更新:May13,

原作:FaizanShaikh,MD1;MuhammadWaseem,MD,MSProfessor2

单位:1StMaryMercyHospital;2LincolnMedicalCenter/SGUResearchDirectorFAAP,FACEP,FAHA

文献:

DixonKJ.PathophysiologyofTraumaticBrainInjury.PhysMedRehabilClinNAm.May;28(2):-.

TaylorCA,BellJM,BreidingMJ,XuL.TraumaticBrainInjury-RelatedEmergencyDepartmentVisits,Hospitalizations,andDeaths-UnitedStates,and.MMWRSurveillSumm.Mar17;66(9):1-16.

MillironM,CarlsonJN.Update:DoPatientsWithMinorHeadTraumaRequireNeuroimaging?AnnEmergMed.Dec;68(6):-.

KuppermannN,HolmesJF,DayanPS,HoyleJD,AtabakiSM,HolubkovR,NadelFM,MonroeD,StanleyRM,BorgialliDA,BadawyMK,SchunkJE,QuayleKS,MahajanP,LichensteinR,LillisKA,TunikMG,JacobsES,CallahanJM,GorelickMH,GlassTF,LeeLK,BachmanMC,CooperA,PowellEC,GerardiMJ,MelvilleKA,MuizelaarJP,WisnerDH,ZuspanSJ,DeanJM,Wootton-GorgesSL.,PediatricEmergencyCareAppliedResearchNetwork(PECARN).Identificationofchildrenatverylowriskofclinically-importantbraininjuriesafterheadtrauma:aprospectivecohortstudy.Lancet.Oct03;():-70.

StiellIG,WellsGA,VandemheenK,ClementC,LesiukH,LaupacisA,McKnightRD,VerbeekR,BrisonR,CassD,EisenhauerME,GreenbergG,WorthingtonJ.TheCanadianCTHeadRuleforpatientswithminorheadinjury.Lancet.May05;():-6.

EaglesD,StiellIG,ClementCM,BrehautJ,TaljaardM,KellyAM,MasonS,KellermannA,PerryJJ.InternationalsurveyofemergencyphysiciansawarenessanduseoftheCanadianCervical-SpineRuleandtheCanadianComputedTomographyHeadRule.AcadEmergMed.Dec;15(12):-61.

TemkinNR,DikmenSS,WilenskyAJ,KeihmJ,ChabalS,WinnHR.Arandomized,double-blindstudyofphenytoinforthepreventionofpost-traumaticseizures.N.Engl.J.Med.Aug23;(8):-.

e译俱全

传播最前沿的急危重症学术资讯

侧重临床实用性

我们一直在努力

Android读者如果觉得不错,请在下方赞赏

jansoe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fl/99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