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选自丁香园论坛,病例提供者为丁香园铁杆站友
hcz患者:男,48岁
简要病史:患者腹胀10小时,腰背疼痛1小时。
体格检查:双上肢血压/mmHg,心肺腹及神经系统等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急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J点抬高。血常规、血淀粉酶、心肌酶及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胸腹部CT平扫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腰背痛待查、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
治疗经过:入院后主要控制血压对症治疗,3小时后出现右下肢麻木,乏力并逐渐加重,双下肢肌力在一小时内进展至0级,肌张力减低,双下肢腱反射减弱,脐平面以下针刺觉减退,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未见主动脉夹层。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CT检查后患者出现尿潴留,予导尿。怀疑脊髓病变,入院后第4小时予胸腰椎MRI平扫+增强。
导致患者双下肢瘫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能给出诊断吗?答案下方揭晓?病例分析:脊髓硬膜外血肿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男性,发病部位多见于上胸段、下颈段,腰段少见,这可能和腰椎管内径较大,内容物为马尾代偿能力大有关,即使出现症状也较缓慢,症状轻或不典型,临床难以发现。典型的症状是:突发后背、颈、肩胛区的疼痛,根性放射痛,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疼痛部位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并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症状的出现常发生在脊柱弯曲、扭转、翻身等动作后,以及胸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如:排便、咳嗽、喷嚏之后。应与急性椎间盘脱出、急性脊髓缺血、脊髓硬膜外肿瘤或脓肿、脊椎炎、脊髓炎、心绞痛、胸或腹动脉瘤破裂等疾病相鉴别。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可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内血肿鉴别。
MRI是最具权威性的诊断方法。T1加权像的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动态信号变化最具诊断价值。1.5T高场强和轴位梯度回波的T2加权像,能很好的判断血肿的部位。
SSEH的MRI信号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超急性期(24小时内)血肿信号为等信号或稍高的T1和混杂的T2信号。急性期(1~3天)为等T1和短T2信号,在急性血肿期出现T2的低信号,是由于出现了脱氧血红蛋白所致。慢性期(7~14天)由于有包膜形成,Gd—DTPA增强扫描,血肿呈环形强化。
脊髓硬膜外血肿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如怀疑脊髓硬膜外血肿应立即行MRI或CT检查。对无条件早期做MRI检查者应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SklarEM指出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特点:(1)在T1加权像上表现多种信号强度,主要是等信号、高信号,在T1加权像上表现多种信号区域伴有高信号;(2)象硬膜外脂肪帽状盖在脊髓背侧;(3)与脊椎骨结构直接延续;(4)对脊髓硬膜外脂肪、蛛网膜下腔和脊髓有压迫征象;(5)血肿通常在脊椎管内侧后方。
丁香园
专业医生交流论坛
陪伴中国医生成长
点击文末左下可学习更多病例
↓↓↓
题图来源:站友提供
文内图片:站友提供
素材来源:丁香园站友
hcz文章审核:张红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