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术后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和术后感

腰椎融合术后术区积液在术后MRI影像中比较常见,但要区分其为感染、血肿或脑脊液漏比较困难。美国和巴西的医学专家回顾性研究了4年间33例在术后两周内做过MRI检查病人的影像学特点,通过采集术区积液确定临床诊断,由一位肌肉骨骼放射专家和一位脊柱外科主治医师采用盲法评估术后MRI,主要评估:(1)积液部位基本情况:骨组织影像、是否涉及椎间盘、积液的部位、软组织情况、髂腰肌是否涉及等;(2)积液特征:积液量多少,有无死腔,腔隙形状,骨及椎间盘破坏情况,有无团块影压迫硬膜囊等;(3)增强情况:有无边缘增强,增强影光滑还是不规则,增强影薄厚程度,弥漫性增强,无增强。(4)积液影像信号记录为高、中、低。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研究发现33例病人中13例(39%)感染,9例(27%)血肿,11例(33%)脑脊液漏。跟感染有关的有骨组织信号异常(R0.,p=0.)和结构异常(R0.,P=0.),跟血肿相关包括团块影(R0.,p=0.)和T1高信号(R0.,p=0.),与硬膜囊边界清晰(R-0.,p=0.),也不涉及椎间盘(R-0.,p=0.)。脑脊液漏的表现为积液与脑脊液分界不清(R0.,p=0.02),无团块影(R-0.48,p=0.),T1低信号(R-0.,p=0.04),T2低混杂信号(R-0.,P=-0.)。

结论:术后MRI的特征性改变可以作为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术区积液的指标。预测感染最有力证据是椎体信号改变和骨结构改变(图3),血肿的MRI表现为硬膜外团块影,呈T1高信号,跟硬膜囊边界清晰,椎间盘信号正常(图1),脑脊液漏没有硬膜外团块影,积液呈低T2混杂信号T1低信号,与硬膜囊边界模糊不清(图2)。

图1A.正中矢状位T2加权MRI显示硬膜囊后方积聚液体呈低T1增强信号在本例硬膜外血肿病例中也与脑脊液漏的信号相似。

图1B.正中矢状位T2加权MRI显示血肿和硬膜囊之间有清晰边界,硬膜囊明显受压。

图2A.旁矢状位T2加权MRI显示后方T2高信号较大量液体积聚,呈低T2混杂同质性信号。

图2B.轴位T2加权MRI显示后方巨大低混杂同质性液体积聚,跟硬膜囊边界不清,无团块影压迫硬膜囊。

图2C.轴位T1加权MRI显示液体集聚区呈和脑脊液相似的低信号。

图3A.正中矢状位T2加权MRI显示L4骨破坏,伴有L3和L4信号增强,考虑感染。

图3B.T1正中矢状位MRI显示椎体和椎间隙破坏。

(参考文献:KristenERadcliff,WilliamBMorrison,ChristopherKepler.Distinguishingpseudomeningocele,epiduralhematoma,andpostoperativeinfectiononpostoperativeMRI.JournalofSpinalDisordersandTechniques.PublishAheadofPrintDOI:10./BSD.0bef)

(医院脊柱外科)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zysx/13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