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来门诊咨询有关长期居家卧床的老年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该怎么治疗和护理等问题,现将如何居家处理简单介绍一下:
翻身减压是必要的,只要有可能,不能将患者翻转到先前受压后仍发红的身体表面。发红表示身体没有从先前的受压中恢复,需要暂缓休息,再接受反复受压。
急性炎症存在时按摩是禁忌的,因为会损伤血管或脆弱皮肤的可能性。
1期压力性损伤处理原则:保护皮肤,避免感染。
2期压力性损伤处理原则: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3、4期压力性损伤处理原则: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深部组织损伤期压力性损伤处理原则:
保护局部,防止继续受压,密切观察发展趋势。
特别说明一下,此期必须在完成清创后才能准确分期,再按照各期处理原则进行处理。连续受压后当压力解除时,局部会出现反应性毛细血管充血而发红,在解除压力15分钟后,发红区会褪色恢复,这种情况应该与1期压力性损伤相鉴别。
当更换体位时,应抬高而不是拖拽。
足跟、足部等皮下组织缺乏,即使溃疡较表浅也会累及肌肉和肌腱,应评估为4期压力性损伤,按照此期处理。
足跟、耳后、鼻梁、枕骨部和踝部皮下组织少或无皮下组织,但未见骨和肌腱,应评估为3期压力性损伤。
这些部位3期压力性损伤可能是表浅的,相比之下,在脂肪明显过多的区域,3期压力性损伤可能非常深,但未见或不能触及骨和肌腱。
如果踝部或足跟部的焦痂是稳定的(干燥、粘附牢固、完整且无发红或波动)可以作为身体自然的(或生物学的)屏障,不应该去除。
今天就介绍这么多,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可以医院伤口造口门诊进行咨询。
专家介绍谷广芳,门诊处置室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国际伤口、造口、失禁治疗师,创面治疗师,吉林省PICC专科护士。
多次参加省内外伤口、造口、失禁治疗学术会议,掌握国际前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伤口治疗方面:
擅长各类急、慢性伤口处理,压疮、糖尿病足、下肢动静脉溃疡、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放射性皮炎、癌性伤口、术后切口不愈、脂肪液化、PICC的维护、关节腔内注射等。采用国际先进、全球倡导的伤口湿性愈合理念,结合新型敷料的应用来处理伤口,应用VSD技术、自溶清创技术、蚕食法清创技术、湿性疗法换药技术、伤口评估技术、压疮更换体位技术进行伤口处理。
造口、失禁治疗方面:
擅长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为造口人士、大小便失禁患者提供心理咨询,造口袋更换技术等造口处理。参与院内疑难伤口、造口、失禁的护理会诊并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