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大骨节病和其他骨关节病一样,都有关节增粗、变形、疼痛和活动不便等类似的表现,因而在大骨节病诊断时需要与这些易混淆骨关节病相鉴别。大骨节病作为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有其自身的特征与特点。大骨节病绝大多数发生在儿童少年期,其中有一部分病例遗留至成年即为成人大骨节病。大骨节病的临床体征为多发、对称性的手指关节增粗和短指(趾)畸形、短肢畸形,严重者伴有矮小畸形。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大骨节病患者易与其他骨关节病相区分,而有些临床表现不太典型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则容易造成混淆。下面就说说成人大骨节病与创伤性关节炎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鉴别。
一、成人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诊断时,要遵循大骨节病的诊断步骤。
1.询问病人的病区接触史,如:是否食用了病区产的粮食或曾在病区居住过。病区接触史是大骨节病诊断的必要条件。
2.问清病史。大骨节病发病年龄较早,多在儿童、少年时期发病,成年后则极少发病。
3.注意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症状。成人大骨节病病人晨起后四肢关节发紧,运动不灵活,关节疼痛,轻微活动后可有所缓解,少数病人成为“铁拐子”即参加体力劳动时关节也不感觉疼痛。较重病例可有下蹲、行走困难,步态蹣跚状或鸭步,个别病例可由关节内游离体造成关节绞锁症状。
4.临床检查时要观察大骨节病的体征。病变呈多部位、对称性发生即Ⅰ度大骨节病特征性体征,重度患者有短指畸形、短肢畸形即Ⅱ度大骨节病,甚至矮小畸形即为Ⅲ度大骨节病特征性体征。
5.X线检查是诊断成人大骨节病的必要手段,一般常规是手部X线检查,必要时加拍足部侧位片。仔细识别以下几种成人大骨节病的特征性X线征象:
指骨基底增宽:成人患者指骨近端横径明显增宽,指骨中节基底部增宽常呈三角形,指骨基节基底部增宽常呈纺锤形。
指骨喇叭口状改变:成人患者指骨近端深凹陷,呈喇叭口状或杯口样改变。
指骨塌陷修复影像:指骨基节远端骨性关节面凹陷或缺损处出现骨性团块。
踝关节的距骨塌陷、跟骨短:在大骨节病患者中很常见,是大骨节病的特征性改变。在手部改变不符合典型的大骨节病特征时,依据距骨塌陷、跟骨短可以做出大骨节病的诊断。这类手部没有典型改变的病例被称为大骨节病非典型病例或非典型性大骨节病。
二、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是由急性创伤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行变及继发的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临床上,病变处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受限,过度活动则关节疼痛加重,休息后则减轻,严重者肌肉萎缩、关节肿大或关节腔积液。
创伤性关节炎与大骨节病的不同点:
无地方性,与居住地无关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有明显的外伤史
患病部位为不对称性单发
三、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原发性骨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慢性骨关节病,是关节软骨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生的变性、退化、萎缩、坏死所造成的吸收或增生反应。
退行性骨关节病常在手指远端的指间关节背侧发生纤维关节囊内的小粘液样变性组织突出,骨化后成为赫伯登氏(Heberden)结节,大骨节病也可见赫伯登氏结节。成人大骨节病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骨关节X线片所见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当有指骨近端明显膨隆、增宽,指骨变短或指骨长度比例失调时,应考虑是大骨节病而不是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与大骨节病的不同点:
无地方性,散在发生。
成年后发病,几乎不见于儿童少年,发病年龄主要为中年以上,发病随年龄增长。
病变累及部位以膝、髋、肩、脊柱等关节为明显,腕踝关节较少发病,患病部位一般大关节早于小关节;而大骨节病病变在手和足的小关节更明显,小关节发病早于大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会出现运动时痛、入夜时疼痛加剧,与大骨节病休息后疼痛的症状不同。
退行性骨关节病有时会有红、肿等急性发作,而大骨节病则少有发生。
Ⅱ度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双手体征及X线影像:
双手多发性对称性指间关节增粗,短指畸形
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扁平足、跟骨缩短
创伤性指骨关节炎患者双手体征及X线影像:非对称性单指指间关节增粗
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双手体征及X线影像:
双手指关节非对称性增粗,右手中指远端为赫伯登氏结节。
综上所述,大骨节病与创伤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在大骨节病诊断时,只要遵循问清病区接触史和患病史;注意大骨节病临床体征的对称多发特征;再加上X线检查所示的特征性改变,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刘宁
编辑:刘佳宁
长按图标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