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能不能用尼卡地平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45742.html

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治疗要注意这些!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卒中亚型,占所有卒中类型的18.8%~47.6%,发病率约为12~15/10万人。脑出血病程凶险,发病30天的死亡率可高达35%~52%,对其进行及时干预非常重要[1]。

血压管控是脑出血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作为临床常用的静脉降压药物,尼卡地平的说明书开篇即指出,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时,在预期治疗获益大于可能的治疗风险的情况下可使用。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须按最新的指导原则在可进行急救处理的医疗机构,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等情况下进行。

这是否意味着脑出血患者不应选择尼卡地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让我们从药物机制、循证证据两方面入手,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尼卡地平的注意事项

1脑出血患者,应接受早期降压治疗

多种因素(应激、疼痛、高颅压等)均可使脑出血患者血压明显升高,且血压升高(mmHg)与颅内血肿扩大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2]。ADAPT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将收缩压降至mmHg,不降低血肿周围的脑血流量和脑灌注压,也不增加脑缺血事件[3],即早期降压治疗不影响脑灌注。因此,从理论而言,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降压治疗是有益的。

对于降压目标值,ATACH研究[4]和INTERACT-1研究[5]均提示,脑出血后早期将收缩压降至mmHg是安全的。纳入近例患者的INTERACT-2研究[6]则提示,发病内数小时进行强化降压(收缩压降至mmHg)的患者预后优于标准降压(收缩压降至mmHg)患者。

对于血压极高(收缩压mmHg)的脑出血患者,目前尚缺乏积极降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由于血压已超过正常脑血流调节的上限,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积极静脉降压治疗。

综合以上证据,《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修订版)[7]》推荐,收缩压~mmHg的脑出血患者,若没有急性降压治疗的禁忌证,将降低收缩压至mmHg是安全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1]》也指出,在综合管理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后,应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降压治疗,对于收缩压~mmHg的住院患者,在没有急性降压禁忌证的情况下,数小时内降压至~mmHg是安全的。对于收缩压mmHg的脑出血患者,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持续静脉输注以药物控制血压可能是合理的,收缩压目标值为mmHg。

2尼卡地平,有效降低血压变异性,更适合脑出血患者

尼卡地平是一款问世已久的经典静脉降压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发挥血管扩张作用,其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比心肌作用强0倍,可选择性扩张血管,故而降压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尼卡地平降压效果呈剂量依赖性,故在临床应用时,易于调整降压速度。基于以上优点,尼卡地平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中。

然而年,ATACH-2研究[8]的发表却使广大医护对应用尼卡地平治疗脑出血出现了顾虑。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应用尼卡地平强化降压(收缩压目标值为~mmHg)和标准降压(~mmHg)治疗后,患者死亡或残疾风险类似,但强化治疗组随机分配后7天内,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标准治疗组(9.0%对4.0%,P=0.)。尼卡地平的说明书此后也对脑出血患者应用此药物提出了警示。这是否意味着,由于无显著获益且不良反应风险高,无法将尼卡地平应用在脑出血的紧急降压治疗中?

分析ATACH-2研究的实施过程可以发现,研究者的降压策略较为激进,最初2小时内,87.8%的患者达到降压目标,且降压24小时收缩压为~mmHg,其降压速度远快于INTERACT-2等(6小时内仅有53%患者降压达标)获得早期降压有益结论的研究,降压24小时收缩压也更低(INTERACT-2研究为~mmHg),此种血压变异性的急剧加大可能导致早期血肿扩大、神经系统功能恶化,是患者不良反应事件高发及死亡风险升高的原因。

INTERACT-2研究后续分析[9]也提示:收缩压变异性越大,患者预后越差。《中国脑出血指南》因而推荐,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的变化,避免血压波动,每隔5~15分钟进行1次血压监测。

那么尼卡地平对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影响如何?国外学者的一项研究[10]提示,与静脉推注拉贝洛尔或肼苯哒嗪相比,静脉应用尼卡地平(±静脉推注拉贝洛尔或肼苯哒嗪)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降低,并且更有可能达到收缩压mmHg的目标(图)。也即是说,应用尼卡地平更易达到脑出血患者的降压目标,且通过早期平稳与持续地控制血压,改善患者临床获益。尼卡地平说明书所警示的情况,仅为了提示在应用时应加强监测,慎重应用,而非不推荐应用。

图:尼卡地平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更小(灰色为静脉推注拉贝洛尔或肼苯哒嗪,黑色为静脉应用尼卡地平±静脉推注拉贝洛尔或肼苯哒嗪)

综上所述,尼卡地平降压作用具有特异、易于调整、对血压变异性影响小的优势,只要正确、审慎应用,应是脑出血患者安全、有效的降压之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52(12):-.

[2]Rodriguez-LunaD,Pi?eiroS,RubieraM,etal.Impactofbloodpressurechangesandcourseonhematomagrowthinacuteintracerebralhemorrhage.EurJNeurol,,20(9):-.

[3]ButcherKS,JeerakathilT,HillM,etal.Theintracerebralhemorrhageacutelydecreasingarterialpressuretrial.Stroke,,44(3):-.

[4]AntihypertensiveTreatmentofAcuteCerebralHemorrhage(ATACH)investigators.Antihypertensivetreatmentofacutecerebralhemorrhage.CritCareMed,,38(2):-.

[5]AndersonCS,HuangY,WangJG,etal.Intensivebloodpressurereductioninacutecerebralhaemorrhagetrial(INTERACT):arandomisedpilottrial[J].LancetNeurol,,7(5):-.

[6]AndersonCS,HeeleyE,HuangY,etal.Rapidblood-pressureloweringinpatientswithacuteintracerebralhemorrhage.NEnglJMed,,(25):-.

[7]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修订版),中国急救医学,,38(1):1-13.

[8]QureshiAI,PaleschYY,BarsanWG,etal.Intensiveblood-pressureloweringin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hemorrhage.NEnglJMed,,(11):-.

[9]ManningL,HirakawaY,ArimaH,etal.Bloodpressurevariabilityand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jbfl/84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