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前沿丨创伤性脊髓损伤准确置入探针

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Safetyprofileandprobeplacementaccuracyofintraspinalpressuremonitoringfor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InjuredSpinalCordPressureEvaluationstudy

原文作者:IsaacPhang 

原文出处:JNeurosurgSpine;29April

TIPS: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原版文献

一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创伤性脊髓损伤中脊髓压力监护的安全性和探针置入的准确性。结论是探针置入准确,监护安全。

二引 言

最近有研究报道了在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中使用检测椎管内压力和脊髓灌注压的新技术。这一技术和在外伤性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颅内压力监测和颅脑灌注检测的原理类似。计算脊髓平均灌注压的方法是使用平均动脉压减去检测得到的椎管内压力,作者的前期研究显示,脊髓平均灌注压和椎管内压力的波形与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和颅脑灌注压的波形类似。

为了检测椎管内压力,需要在后路内固定部位下端的硬膜内插入一个探针。但是在损伤部位,脊髓一般存在水肿,且紧贴硬膜,因此探针插入的位置极为关键。此外,由于探针插入硬膜下,所以有可能引起感染,脑脊液漏,假性脑脊膜膨出,脊髓损伤,血肿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希望研究创伤性脊髓损伤中脊柱内压监护中探针置入的准确性和该技术的安全性。

三研究方法

在脊柱后路内固定下端置入压力探针监测硬膜内压力。传感器通过一个导管穿过皮肤,在受伤节段下一节段使用弯成90°的探针将硬膜囊进行穿刺,之后将传感器沿着探针的路径穿入硬膜囊,然后在硬膜囊处涂上纤维蛋白凝胶,并放置引流。

术后48小时做CT扫描,术后2周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MRI检查。在入院时,术后2-4周,术后12-18个月进行AIS评分。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标准为:AIS评级为A,B和C;年龄18-70岁;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在72小时以内。

四结果

25名颈椎损伤,75名胸椎损伤和1名圆锥损伤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最常见的损伤节段是C5和C6。其中2/3的患者年龄低于50岁,30和40岁左右的患者居多。52%的颈椎损伤患者,76.7%的胸椎损伤患者,和%的圆锥损伤患者的入院时的AIS分级为分级A。所有患者的平均椎管内压为20mmHg,平均动脉压为90mmHg,因此平均脊髓灌注压为70mmHg,但是患者之间的压力差异仍然存在。

在出院时重新评估AIS评分,7.1%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1个AIS分级,2.4%的患者改善2个AIS分级。在12-18个月随访时,1/4的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改善。对于并发症,当移除探针时42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在术后2周复查MRI,19%的患者存在假性脑脊膜膨出,但是在术后6个月时全部消失。没有其他严重的探针相关并发症。

五讨论和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创伤性脊髓损伤后置入硬膜内探针,并维持一周,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主要并发症为脑脊液漏和无症状的假性脑脊膜膨出,而脑脊液漏可以通过缝合进行治疗,无症状的假性脑脊膜膨出则在6个月后自行愈合。

与颅脑压力监测相比,脊髓压力监测的并发症更少。接受椎板切除的脊髓损伤患者应避免仰卧位,以防止损伤部位的脊柱内压上升。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成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ww.com/zlfa/201611/1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