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记录:陈慧洁
我们的热线像个巨大的钵,各种问题各种情绪,莺莺燕燕、形形色色、落入其中,有所回音。你看,这有一些倾诉“性问题”的来电:性幻想、手淫,飘飘然间脑中完成了本应两个人才能完成的亲密行为,无限的刺激和满足,让幻想者把现实的世界淡忘和模糊。既然用一人解决了问题,但又焦虑着怕人发现和自我懊恼,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让一个人和自己的想象、左右手成为了“性伴侣”,又让一个人为此而焦虑不堪?当来访者提出自己在“性”方面的问题时,可能以下的观点会让你有所理解:第一、寻找“妈妈”的支持来电者重复打进热线,接热线的咨询师都有共同的感觉:这是一个乖巧的小男孩,像个小宝宝。尽管他已二十有加,但是他会像个小孩一样撒娇地问自己的妈妈:这样可不可以呀?那样好不好呢?当来访者问“可不可以的时候”,这个“乖儿子”的形象就表现出来了,他此刻退行到一个小孩子的状态,用询问与讨好的方式获取认可与授权。咨询师不能直接用“可以”或者“不可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否则会成了投射性认同下的那个“妈妈”。我们可以想:或许他有个过度保护的妈妈,或许他在依恋和分离关系上没有处理好,让他用幼儿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热线中最有力的方向是让他用成年人的方式生活面对自己,有成人的样子,有现实感。“如果我是你爸爸或者是你的妈妈,我可能会告诉你这样做可以、不可以或者或许不被接受。你希望我做什么回答?”给他一个体验感般的回复,加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而不是继续停留在他一个人的想象之中。第二、控制感——早期人际关系表达方式来电者如果想通过电话完成手淫和意淫,就是他把自己的情欲和性欲移情到了接线的这一方。其实是来电者潜意识里投射出来的控制在作祟。透过取悦,透过讨好你的方式获取你的好感并用乖巧来满足咨询师作为权威的认同感与力量感,继而以此为诱饵来控制咨询师跟随他的幻想“脚步”。透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自己或者控制别人,呈现的是处于初级或者早期阶段的人际关系方式,这种行为模式的核心是“权威——顺从”关系,本质是实施控制。而成熟的情感方式是表达而不予施加控制,它表达好感、喜欢、爱慕而不要求回报,不会把希望变成“必须”,不会把对方的行动纳入到自己价值与情感的反应之中。第三、乱伦的道德惩罚来电者夸赞的女性以及性幻想出的性感女人的形象,极具凹凸女性特征的模样,说明他想要汲取、取悦的人是带着丰满乳房、腰臀比极佳的女性,而这个形象最大的代表就是哺育他的具有丰满乳房的母亲。来电者远离家乡独身来到此地工作,和远在他乡的母亲很少联系,而母亲的形象在潜意识里从未远离。来电者选用电话的方式完成性焦虑与性幻想以及幻想的见诸行动,类似于躲在人的背后而不能正面面对,需要藏起来做这个“见不得人”的事情。可见来电者潜在的在伦理道德上有一定的冲突和压力。第四、人际关系困难的补偿来电者讲的性问题,投射出浓浓的情欲,虽然他理性的描述性事,丝毫不显骚扰,但他希望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性兴奋。此刻电话中,他在进行着一个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游戏,他自身确信其他人和自己建立关系是因为他能够在性方面满足他人[1]。——这可能是他想借性能力寻求认可或价值认同的过程,也是他希望被确立或授权允许以大人的身份生活的需求。如果咨询师此刻失去中立,屈服于来电者情欲的投射性认同而帮他完成性幻想的见诸行动或者严厉拒绝或斥责,则可能会加剧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恐惧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的人。侧重于性关系的建立或者幻想以性的方式被接纳,仍然处于生物学的初级层次,他的情感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性幻想与意淫或者手淫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际关系困难的补偿。第五、重复享受意淫来电者明知道这个是“抗疫热线”和“中高考热线”,但是他还是打了多次电话。暂且不考虑其现实检验能力,可见他抓住了一个能够容纳他性事的场所。热线这头的咨询师听着他描述的性情境,他内心或许有几分共享的感觉。通过不断地讨论“性”,不断回旋,他在重复享受“意淫”的过程,就好比,讲个黄段子,把别人拉进来讲。有个很形象的词“招猫撩蛋”描述了这一过程——不和别人直接建立爱的关系,而是用“撩骚”的方式去挑逗别人,当对方回过来一个嬉戏打骂时,色眯眯地品味,这就是“意淫”。而“意淫”也是某种程度行动力的限制或无能。第六、人格发展阶段较低咨询师面对来电者一系列绕来绕去的性问题时,不论给出什么答案,他都用很果断的“否定”来回应——否认他的内在世界。“否认”是原始的防御方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否认是一个即刻反应,缺乏思考过程,都没有进入意识。它与个体前言语发育阶段有关:缺乏现实检验能力,缺乏对自身之外事物独立性和恒常性的鉴别[2]。或许他这样的“否定”,预示着他的自我和外界模糊,也表示着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较低。还有一处表现:来电者在描述自己生活内容的时候,多集中在自己偷窥与被偷窥上,在描述人际关系情况、自己的体会感受部分来电者都没有描述。更直接地说,他发展亲密关系的方式是:幻想,即他通过看、听别人的性爱过程来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不能在两个人的状态下和人发展关系。此刻可以理解他人格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婴幼儿、未分化的水平。第五、缓解焦虑的防御方式手淫是缓解焦虑的方法,它会成为我们的防御方式。人们对特定的防御方式或防御方式组合形成自然的依赖,是由“气质”、“早期童年经历”、“模仿或受教于父母及其他重要客体的防御方式”、“使用特定防御后的获益(学习理论称之为强化)”复杂交互作用所导致[2]。防御是工作于意识之外的,它的发展和儿童自我成熟度的发育一致,也是正常人格的组成成分,当“手淫”的过度使用和僵化的时候,这个防御方式就可能会带来额外更困惑的冲突甚至精神病理现象。手淫是很明确的拒绝与人合作或无法形成有效合作的表达,也是自我能量生成无法控制的焦虑表现,手淫的直接结果是释放掉自己的生命力,归于一个没有威胁的无能状态,或许可见其内心的敌视、攻击与恐惧。第六、原初场景的创伤“原初场景”来源于弗洛伊德早期以中产阶级异性恋家庭为创伤模型的性学临床研究,指的是男童无意间目睹了父母或成人间的性爱场景,而无法完全理解和同化造成的心灵创伤。由于能力缺失和过度刺激,男童的心理防御系统遭到破坏[3]。来电者描述了“偷看性爱和被偷看”的兴奋时,可以考虑一下他幼时接触性爱的过程,也存在于对父母的性爱活动只能偷看而不能被允许行动的乱伦禁忌的创伤之中。给出两点应对的建议:第一、转介,用设置保护自己和咨询。督导老师建议,但凡谈到性的时候,热线咨询师都可以说:我们这里是中高考热线,如果您需要专业性心理咨询,可以拨打专业性咨询热线。因为我们的咨询师可能会在咨询过程中,被来访者利用、卷入他的性事里,无益于双方,也不用无营养的敷衍对方。咨询师用自己的设置来保护自己和咨询,告诉他“你现在不可以这样做”、“如果你要做,那请挂掉电话自己解决”。我们不可以被借助,更要保护自己。第二、探索他的时候,在他的觉察力上做工作,不回答他具体的问题。当我们感觉他有性反应的时候,“拉”他回来,你现在不要想象这些,如果要继续咨询的话,你从这个场景出来。我们此刻要帮助他从幻想中回归现实,去学会在现实中与人建立关系。虽说中高考热线面对的是压力下的学生和家长,但是谁能阻挡本能的释放和流动呢,既然这样,不如让我们多一份支持和涵容,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多一份对自我的保护和对来电者的理解。参考文献:[1]谢尔登?卡什丹著.鲁小华等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务实与案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南希?麦克威廉斯著.鲁小华等译.《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性学三论》(ThreeEssaysontheTheoryofSexuality/DreiAbhandlungenzurSexualtheorie,:)往期回顾
●“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六)●“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七、八合辑)●“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九)●“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五)●“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六)●“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七)●“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八)●“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十九)●“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五)●“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六)●“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七)●“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八)●“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二十九)●“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五)●“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六)●“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七)●“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八)●“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三十九)●“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五)●“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六)●“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七)●“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八)●“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四十九)●“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一)●“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二)●“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三)●“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四)●“抗疫心理热线”工作简报(五十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